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地震工程力学研究所"
57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岩土地震工程领域进展综述
收藏 引用
《世界地震工程2025年 第1期41卷 26-48页
作者:马星宇 王兰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中国地震局/甘肃省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通过参会交流和对口头报告论文的研读,对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岩土地震工程与场地响应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大会大师报告、特邀报告相关进展和分会口头报告相关进展两个方面,涉及专题:强震动记录排序,地震危险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结构台阵传感器优化布设的单位刚度能量-驱动点留数法
收藏 引用
地震工程工程振动》2025年 第1期45卷 28-37页
作者:胡莹迪 张令心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建筑结构台阵是目前了解和掌握工程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反应的最直接手段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详细记录土木工程结构破坏的过程,为抗震设计、震害评估和地震安全报警等多项相关研究提供结构反应信息。然而,受经济成本、现场测试技术和数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瓷柱型电气设备支架地震响应动力放大系数研究
收藏 引用
地震工程工程振动》2025年 第1期45卷 121-131页
作者:孙刚 柏文 戴君武 赵霄扬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地震中瓷柱型电气设备的损坏是电力供应中断的重要原因。准确评估瓷柱型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是评估电力系统抗震能力的重要基础,而支架动力放大系数取值的合理性对评估瓷柱型电气设备抗震性能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得到瓷柱型电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直线导轨式隔震装置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地震工程学报》2025年 第1期47卷 50-59页
作者:赵守江 柏文故宫博物院北京100009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为确保馆藏文物的地震安全,研制出一款新型直线导轨式隔震装置,采用振动台试验和理论分析方法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首先阐述装置的构造和工作机理,推导出装置的刚度和黏滞阻尼系数表达式;然后制作原型样机并通过振动台试验验证其隔震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MEMS和无线通信的余震流动监测预警系统
收藏 引用
《世界地震工程2025年 第1期41卷 133-144页
作者:周浩 朱景宝 宋晋东 李山有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余震作为地震后的主要次生灾害,对救援人员和受灾区域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有效监测余震活动并为救援行动提供及时信息,针对缺乏公共网络支持、需要高度机动性和适应复杂环境的监测背景,构建了一种基于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地震动模型相关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世界地震工程2025年 第1期41卷 49-57页
作者:刘名吉 胡进军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于2024年6月30日至7月5日在意大利米兰成功举行,本文综述了此交会议关于地震动模型的相关研究地震动模型是评估地震危险性和进行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工具。文中重点介绍了地震动数据库的更新、非遍历地震动模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某超高层RC剪力墙结构的实测远场地震反应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2025年 第1期46卷 111-123页
作者:范涛 曲哲 杨江 刘晓辉 郭学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试验室河北三河065201 湖北省地震局地震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1 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咸宁437100 湖北省重大工程地震监测与预警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咸宁437100 武汉襄投置业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结构的实际地震反应及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是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的重要基础。以某高度160 m以上超高层建筑在两次远场地震以及环境激励下获取的监测数据,采用随机子空间法识别得到其前两阶自振频率和一阶阻尼比,并分析其在地震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加筋土结构失稳模式与致灾原因探讨
收藏 引用
《自然灾害学报》2025年 第1期34卷 203-216页
作者:徐洪路 蔡晓光 王海云 李思汉 肖成志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北京100029 廊坊市加筋土结构研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河北三河065201 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学院河北三河065201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天津300401 
加筋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型岩土工程构筑物,在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因设计、施工不当等原因,加筋土结构易产生变形,严重时甚至坍塌,因此有必要探讨结构破坏特性、分析失效原因,以供工程界参考。文中收集了146个加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黏弹−黏塑性模型的软岩隧洞长期变形解析
收藏 引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 第2期56卷 716-729页
作者:冯渠彰 刘海明 曹净 丁文云 王志良 彭咏梅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220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为预测考虑蠕变特性的隧洞长期变形,提出了一种基于黏弹-黏塑性损伤流变模型和光滑广义Zhang-Zhu(GZZ)准则的软岩隧洞长期变形半解析计算方法。首先,引入能反映岩石损伤的Abel黏壶对黏弹-黏塑性模型进行非线性改良;其次,在有限差分法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美抗震规范地震记录选取比较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 第10期52卷 61-70页
作者:徐朝阳 温瑞智 任叶飞 冀昆 王宏伟 徐培彬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80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80 
研究国内外强震动记录选取方案存在的差异,以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美国建筑与其他结构的最小设计荷载和相关标准(ASCE/SEI 7-16)为例,对比其记录选取结果和结构响应的差异.本文通过设计谱参数转换,在中国同一设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