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焦菊隐对发展中国话剧舞台艺术的重大贡献
收藏 引用
《扬子江(评论)》2007年 第3期 71-76页
作者:杨景辉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 
20世纪初,中国一些有识之士将西方戏剧(中国称为话剧)的种子撒在祖国的大地上,经过一代代戏剧家的精心培育,使它发芽、生根,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屹立于世界戏剧之林。百年来,中国话剧的舞台艺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出现了一大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焦菊隐的话剧民族化理论与实践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2年 第1期7卷 72-88页
作者:杨景辉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 
焦菊隐一生致力于话剧民族化的研究、探索、实验、创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绩:在话剧舞台艺术民族化的创造上,产生了《茶馆》、《蔡文姬》等具有浓郁中国气派的世纪巅峰之作;在话剧民族化理论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焦氏体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求创新、求发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8年 第1期13卷 212-216页
作者:杨景辉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 
任何民族的艺术传统,都存在优秀和不良两个方面。艺术要创新、要发展,就必须继承优秀传统,摒弃不良传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绝不能良莠不分。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艺术的发展,走向健康之路。因此,对这两个方面,务必认真辨析、深入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三十年中国话剧印象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9年 第2期4卷 81-87页
作者:杨景辉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 
近三十年中国话剧的发展,可分为1978—1989年和90年代以来两个阶段。1978-1989年间,真正的现实主义传统得以继承,戏剧思想大解放,探索戏剧的大发展,出现了《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等优秀创作;90年代以来话剧发展却表现为'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圣地之恋》序
收藏 引用
《西藏艺术研究1989年 第1期 35-36页
作者:曲六乙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 
《圣地之恋》是建国以来在西藏出版的第一部个人剧本选集。我向作者张平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向西藏人民出版社表达感激的心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年来各地出版社已很少愿意接受出版戏剧方面的书稿,而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戏剧作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传统的托举中尽展时代风采——高甲戏《连升三级》感言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2007年 第6期 5-6页
作者:崔伟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 
  高甲戏是上世纪50年代风靡全国,让高甲戏的独特风采陶醉世人的开山之作.尽管并非是一出地地道道的传统老戏,但却因编剧王冬青前辈的手笔之大,主演蔡友辉名丑的表演之绝而成为实至名归的传世精品.这个意义上讲,把它奉为高甲传统珍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声艺果然可胜群——浅议关肃霜先生的艺术贡献和历史地位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2010年 第4期 20-21页
作者:崔伟中国戏剧家协会理论研究室 
关肃霜先生是当代京剧表演大家中非常令人惊叹和佩服的一位佼佼者.从学术意义上看.也是自上世纪京剧女演员滥觞以来.身手最为全面。风格最为鲜明,成就最为巨大者之一。尽管.她多年偏居云南.但丝毫未影响她艺术名望的扩散,代表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中国农村生活与变化的生动艺术画卷——《村官李天成》感言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2年 第S1期 18-19页
作者:崔伟中国戏剧家协会理论研究室 
在现代豫剧《村官李天成》演出达800场的时候,我们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对当代戏剧艺术的启示,不仅非常有必要,而且对明晰和梳理当代戏剧文化,如何在体现时代性、文学性与满足当代观众审美、欣赏习性等方面,也极具重要参照与借鉴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剧如此辉煌 谭门功德无量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2012年 第3期 35-37页
作者:崔伟中国戏剧家协会理论研究室 
京剧历经200多年的历程发展到今天.蓦然回首.如果我们将谭鑫培先生作为一个历史的坐标前瞻后顾.顿会有一种深深的惊叹与感念——谭鑫培先生的历史影响与贡献.越来越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奇!谭氏家族几代老生艺术家对京剧老生艺术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温历史找寻民族精神的价值坐标——舞剧《凤凰》观后
收藏 引用
《艺海》2017年 第4期 18-19页
作者:王新荣中国戏剧家协会理论研究室 
关于舞剧《凤凰》的艺术评论,就用艺术的方式重回历史,致敬一个民族的灵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