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元件及材料研究所"
5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不同烧结助剂无压烧结α-SiC的性能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硅酸盐通报》2025年 第3期44卷 1123-1132页
作者:龙绍军 刘喆 秦媛 孙超 张海明 何勇 郑继云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元件及材料研究所成都610213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6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都610213 
基于无压烧结技术,本文以6Al_(2)O_(3)-4Y_(2)O_(3)、2MgO-2Al_(2)O_(3)-5SiO_(2)、3Al_(2)O_(3)-2SiO_(2)和B4C为烧结助剂,开展了低掺量烧结助剂制备高密度碳化硅(α-SiC)的研究,对不同种类烧结助剂烧结工艺制备的α-SiC的物相、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溶胶凝胶法制备U-Zr-Hf可燃毒物燃料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19年 第5期40卷 79-84页
作者:张嘉 李佳 康武 刘羽 彭小明 刘锦洪 曾诚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元件及材料研究所 
为研制辐照稳定性良好的整体型可燃毒物燃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U-Zr-Hf燃料,可实现可燃毒物与燃料的均布。本文研究了溶胶配制、分散胶凝、凝胶球洗涤、还原烧结过程的主要因素对燃料制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总离子浓度是在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冷轧变形量对Fe-11Cr-5Al-2Mo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24年 第S01期45卷 159-166页
作者:王馨敏 王玉容 吴裕 潘钱付 姚力夫 徐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元件及材料研究所成都610213 
为掌握Fe-11Cr-5Al-2Mo合金冷变形规律,并为其包壳管材研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开展了不同冷轧变形量的Fe-11Cr-5Al-2Mo合金板材轧制实验,对冷轧后的板材在800℃下进行了1 h退火,并对冷轧板材退火板材的显微组织演变进行了表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烧结温度对U-Hf可燃毒物燃料微观结构物相组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20年 第3期41卷 91-96页
作者:张嘉 汪新杰 彭小明 刘锦洪 孙超 康武 曾诚 李佳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元件及材料研究所成都610213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研究了烧结温度对U-Hf(含25 wt%HfO2,wt%表示质量百分比)可燃毒物燃料的物理性能、微观形貌物相组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经干燥煅烧处理后的U-Hf燃料的烧结活性良好,通过烧结可有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铀混合物中铀的定量分析技术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17年 第6期38卷 134-136页
作者:宋强 郑玲玲 乔洪波 廖志海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元件及材料研究所成都610213 
研究了铀混合物中铀的溶样方法、测定方法以基体的干扰等测定条件,包括:加入氟化铵络合溶液中的基体元素来消除对铀测定的影响。模拟试样的平行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优于0.2%;测定的铀含量约为标称值的98.8%。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316不锈钢室温和350℃低周疲劳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17年 第3期38卷 51-55页
作者:陈乐 何琨 梁波 王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元件及材料研究所成都610213 
采用MTS材料试验机研究作为反应堆结构材料的316奥氏体不锈钢母材在350℃和室温,以焊缝在室温,±0.3%~1.5%应变幅的低周疲劳性能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对试验后样品进行了断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16不锈钢疲劳性能较好,室温下疲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热轧温度对Zr-Sn-Nb合金中第二相粒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金属热处理》2018年 第12期43卷 160-165页
作者:贾玉振 戴训 刘鸿 洪晓峰 王朋飞 彭倩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元件及材料研究所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于不同热轧温度下,优化N18合金(Zr-Sn-Nb系合金)中第二相粒子的分布、尺寸、成分和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分析发现,当热轧温度在α单相温度区间时,热轧后板材内部为单一的α相组织,第二相粒子发生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核电用316LN不锈钢的热机械疲劳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16年 第4期37卷 48-52页
作者:何琨 周军 罗强 陈勇 任黎平 朱勇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成都61021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元件及材料研究所成都610213 
采用热机械疲劳试验方法研究316LN不锈钢的同相热机械疲劳行为,获得材料的疲劳数据。试验结果表明:316LN不锈钢的热机械疲劳行为是一个先强化后软化的过程;滞回曲线呈梭形,形状“饱满”,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且随着温度范围增大,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模拟核芯FCM燃料的振荡烧结行为研究
收藏 引用
《无机材料学报》2024年 第5期39卷 501-508页
作者:何宗倍 陈放 刘佃光 李统业 曾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元件及材料研究所成都610213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全陶瓷微封装弥散(FCM)燃料以其较好的固有安全性而成为核能领域研究的重点。针对SiC基体难以烧结的问题,本研究利用振荡烧结具有加速传质和降低烧结温度的优势,开展了模拟核芯FCM燃料振荡烧结行为研究,重点考察了振荡烧结温度、振荡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U_3Si_2-Al燃料元件γ射线吸收系数标定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6年 第9期36卷 945-947,952页
作者:王学权 许贵平 罗建东 陈杰 杨力 张晓川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元件及材料研究所成都610213 
为了更准确标定U_3Si_2-Al燃料元件的γ射线吸收系数,论文设计了不同标样进行了单独定标和联立定标。利用不同标定方法获得的γ射线吸收系数进行燃料元件U_3Si_2、Al质量厚度的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分别与化学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