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计研究所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秦山二期核电厂反应堆下腔交混特性CFD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5年 第1期49卷 47-50页
作者:毛辉辉 卢川 张宏亮 何培峰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动力设计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运用CFD方法对秦山二期核电厂反应堆下腔的冷却剂流动及交混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反应堆整体水力模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对于芯入口流量分配特性,无论采用迎风差分格式还是高精度差分格式,CFD计算结果均与试验结果符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表面织构对滑动电接触界面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表面技术2024年 第9期53卷 137-147,179页
作者:王东伟 李发强 黄起昌 赵阳 丁昊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计研究所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213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目的利用表面织构减摩抗磨的优良特性,将其应用于电接触摩擦表面,探讨它对滑动电接触界面摩擦磨损及电接触可靠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激光系统制备2种织构,即方坑型表面织构(SPT)和沟槽型表面织构(GT),并与光滑表面的载流摩擦学信号进行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核电厂严重事故工况下仪表可用性评价的电路仿真建模方案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14年 第5期35卷 47-52页
作者:黄有骏 陈智 邹树梁 余俊辉 孔翔程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南华大学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湖南衡阳42100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动力设计研究所成都610041 
核电厂严重事故工况下的仪表可用性评价一般采用曲线包络法。但由于曲线包络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用PSpice电路仿真方法对其进行补充,对电路仿真建模方案进行分析。根据严重事故工况环境现象及仪表失效相关数据库,结合核电厂仪表的特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脉动流条件下棒束通道阻力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年 第5期55卷 840-848页
作者:祁沛垚 李兴 邓坚 于晓勇 谭思超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湖北武汉43020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13 
受海洋条件影响,浮动核反应堆(FNR)回路冷却剂会发生周期性流量波动现象,影响系统热工水力特性。为研究这一现象,对脉动流条件下5×5燃料棒束的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的周期平均雷诺数Re_(ta)=0.8×10^3^9×10^3,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长径比高温热管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4年 第3期45卷 769-777页
作者:纪阳 袁达忠 周水文 张晓华 张卓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1141 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材料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成都61113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在核能主动热利用领域,需要高温热管具有较大的长度并保证均温性,然而现有对高温热管的研究集中在热管性能的理论预测和较短的高温热管预研方面。本文首先制备了67倍长径比高温热管,理论分析了其冷态启动特性,并对其冷态启动和稳态传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