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多井缝洞单元水驱见水模式宏观维物理模拟
收藏 引用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 第6期41卷 717-722页
作者:侯吉瑞 李海波 姜瑜 罗旻 郑泽宇 张丽 苑登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 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研究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根据相似理论,设计并制作了多井缝洞单元宏观维物理模型,研究缝洞型油藏衰竭式底水驱和注水补充能量开采时水驱特征及油井见水模式。结果表明,底水驱时,受底水衰竭和油井见水的影响,初期呈产能高、递减快的特征;注水补充能量后,产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吞吐EOR效果评价
收藏 引用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 第1期39卷 133-139页
作者:苏伟 侯吉瑞 刘娟 朱道义 席园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昌平102249 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北京昌平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昌平102249 中国石化海相油气藏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100086 
缝洞型碳酸盐岩稠油油藏以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非均质性极强,针对此类油藏,注气吞吐是一种有效的开发方式。为了探索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吞吐开发效果,设计并制作了适用于缝洞型油藏吞吐内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乳化性能设计的驱油用新型元复合体系评价
收藏 引用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 第3期33卷 79-85页
作者:尚丹森 侯吉瑞 马云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102249 中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北京100083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综合考虑了碱、活性剂、聚合物对元复合体系乳化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一种评价复合体系乳化性能Ie的方法,并评价了基于乳化性能设计的配方1和常规超低界面张力配方2的乳化性能;为对比配方1和配方2的驱油效果,研究乳化作用对洗油效率的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在超长填砂管中的动态性能评价
收藏 引用
《油田化学》2017年 第2期34卷 300-305页
作者:马云飞 赵凤兰 王潇 侯吉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北京102249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为了研究功能型聚合物表面活性剂(BI型)在多孔介质长距离运移过程中的性能变化规律,采用自行设计建立的一套30 m长物理填砂模型进行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研究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在长距离运移条件下的流度控制能力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疏水缔合聚合物元复合体系流度控制能力随运移的变化规律
收藏 引用
《油田化学》2017年 第3期34卷 519-523,537页
作者:赵凤兰 马云飞 王潇 侯吉瑞 吴凡 尚丹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102249 中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北京102249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为了揭示疏水缔合聚合物元复合体系在多孔介质长距离运移过程中流度控制能力的变化规律,采用自主设计研制的30 m长的物理填砂模型进行疏水缔合聚合物元复合体系(简称缔合ASP元体系)内驱油实验,并与同等条件下常规元复合体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底水对后续注水注气开发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年 第5期23卷 111-115页
作者:吴秀美 侯吉瑞 郑泽宇 罗旻 高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北京102249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开发后,通常存在较强底水能量。底水在后续开发中持续影响剩余油驱出,充分认识较强底水对后续注水注气开发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利用可视化物理模型进行水驱、气驱模拟实验,直观展示强底水与后续注入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强碱元复合体系对储层矿物组分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5年 第6期34卷 100-105页
作者:李子豪 侯吉瑞 唐永强 赵凤兰 宋兆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北京102249 教育部油田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为了探究强碱元复合体系对储层矿物成分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大庆油田元复合驱前、后岩心进行分析,并设计水-岩反应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强碱对高岭石、钾长石等储层原生矿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溶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调堵结合技术可行性研究及参数优化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 第26期22卷 214-218页
作者:王凤刚 赵凤兰 侯吉瑞 曹淑君 苏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中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调剖堵水作为常用的稳油控水技术,对于油井稳产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国内油层非均质严重,加上多轮调剖作业,使得调堵效果变差,有效期缩短;拟将调剖和堵水技术相结合,在优选得到的调剖剂和堵水剂基础上,对高强度凝胶调剖剂微观成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方式优选及注气提高采收率实验
收藏 引用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年 第6期39卷 102-110,7-8页
作者:苑登御 侯吉瑞 宋兆杰 罗旻 郑泽宇 屈鸣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化海相油气藏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塔河油田原油采收率偏低,底水能量衰竭,亟需探索扩大水驱波及体积与提高采收率.根据塔河油田四区地质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应用物理模拟相似准则,设计并制作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维立体储层仿真模型,开展油藏底水能量不足条件下转注水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可视化研究
收藏 引用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年 第4期21卷 93-96,106页
作者:李海波 侯吉瑞 李巍 苑登御 张丽 姜瑜 苑玉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田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为了探索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水驱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设计并制作了满足相似性条件的宏观可视化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缝洞型油藏底水驱后氮气驱与氮气泡沫驱开采剩余油效果及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底水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