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学院"
331 条 记 录,以下是261-270 订阅
视图:
排序:
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三乙烯四胺体系吸收烟气CO_2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 第11期32卷 1-4,8页
作者:杨向平 陆诗建 李清方 张新军 侯强 吴仪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胜利油田勘察设计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26 中海油能源发展管道工程公司天津300452 
在乙醇胺(MEA)/N-甲基二乙醇胺(MDEA)体系(简称二元复合胺体系)中加入少量活化剂三乙烯四胺(TETA),研究了MEA/MDEA/TETA三元复合胺体系(简称三元复合胺体系)对烟气CO2的吸收和再生情况。结果表明,MEA、MDEA、TETA3种组分之间存在交互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烯胺溶液吸收和解吸模拟烟气中二氧化碳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应用化工2009年 第9期38卷 1245-1248,1253页
作者:陆诗建 李清方 张建 杨向平胜利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山东东营25702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采用搅拌实验装置对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四胺(TETA)、三乙烯二胺(TEDA)溶液吸收和解吸模拟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特性进行研究,揭示了吸收速率、吸收容量和解吸速率与酸碱度、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与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溶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核取代萘二酰亚胺衍生物超分子自组装体系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化学试剂》2022年 第5期44卷 643-652页
作者:仇中选 张娟 辛飞飞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49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超分子自组装是体系中各结构单元之间的一种自发的组织行为,能够形成纳米级或者微米级的微结构,可用于制备具有特定性质以及功能化的材料。核取代萘二酰亚胺衍生物(cNDIs)因其独特的结构特点与光电性能,是超分子自组装体系中一类重要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PIC的管道焊接机器人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6年 第1期14卷 28-32页
作者:孙亚玲 曹俊芳 金云翔 陈海洋 薛龙 邹勇北京化工大学北京100029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装备技术研究所北京10261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00 
研究了一种基于PIC的导轨式全位置管道焊接机器人。该机器人由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机械结构实现了小型化、模块化。控制系统采用PIC16F877A微处理器,在良好的人机界面的提示下,使用者可以方便地进行操作。在其上位机中存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搅拌法对TEA溶液吸收和解吸CO_2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 第4期27卷 48-51页
作者:李清方 陆诗建 张建 杨向平胜利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山东东营25702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山东东营257026 
化学溶液吸收法脱除CO2是工业中一项传统的净化气体的方法.醇胺溶液具有对烟道气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快、吸收容量大及再生简单的特点,成为目前吸收溶液优选中的研究重点.在各类醇胺溶液中,TEA溶液对二氧化碳吸收容量为1 mol TEA/1 mol CO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石墨烯负载单原子Pt吸附甲醛的理论计算
收藏 引用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 第2期42卷 97-103页
作者:孙晓颖 卢健卓 赵震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沈阳11003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石墨烯载体调变单原子Pt催化剂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吸附甲醛分子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单空穴位石墨烯负载的单原子Pt催化剂(Pt/GrGvac)电荷由Pt向载体转移,Pt带正电荷;杂原子B掺杂的单空穴位石墨烯负载的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EGS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啤酒废水
收藏 引用
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 第14期27卷 75-77,80页
作者:王笑冬 崔芹芹 薛建良 石慧山东十方圆通环保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1 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黄岛二所山东青岛266555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采用EGS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啤酒废水,当系统经调试、运行稳定后,EGSB反应器负荷达到15 kgCOD/(m3.d)左右,对COD、BOD5、SS和去除率分别达98.08%、98.94%和97.2%,出水水质能够满足《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821—2005)。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型循环流化床底部区域颗粒浓度波动研究
收藏 引用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 第3期28卷 174-179页
作者:刘宝勇 魏绪玲 郭庆杰 王铭华 李刚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 中国石油华东设计院山东青岛266071 
在内径400 mm、高9 100 mm的大型冷态循环流化床实验装置上利用光导纤维探头研究底部区域颗粒浓度的波动行为,并采用统计方法和功率谱分析了浓度波动.结果表明,正常流化条件下,颗粒浓度标准偏差在径向上随r/R的增大而增大,而随轴向位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胜利孤岛油区石油污染土壤芬顿氧化处理研究
收藏 引用
《广东化工2021年 第18期48卷 126-128页
作者:杨阳 代红波 崔俊杰 潘乐乐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2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本文采用芬顿体系作为降解修复的氧化体系,对模拟胜利孤岛油区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探究了土壤介质pH、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芬顿氧化最优条件为pH=3、n(H_(2)O_(2)/Fe^(2+))=6,对模拟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燃气具的适应性及性能评价
收藏 引用
《油气储运》2019年 第9期38卷 1041-1047页
作者:李汉勇 韩一学 张航 宫敬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深水油气管线关键技术与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城市油气输配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多气源供气是城市燃气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确保用户安全、环保地利用各类燃气,需要制定燃气互换原则。以北京市多气源供气格局为例,选取典型大气式燃气具,利用高精度动态配气系统配制模拟气源,实验测定燃气具的气质适应性区域。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