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1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斜向挤压叠加变形的构造解析——以四川威远地区为例
收藏 引用
《地质学报》2023年 第5期97卷 1630-1640页
作者:张宏祥 童亨茂 何昀宾 刘子平 周一博 张平 任晓海 邓才 尹宇寒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集团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100007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51 中国石油集团塔里木油田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 
威远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其构造主体威远背斜属于大型穹隆状背斜构造,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变形,前人对威远背斜的形成过程与机制认识存在很大争议,无法满足油气精细勘探和高效开发的需要。本文通过地震资料的构造解析,确定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适用压裂液性能评价的储层原位润湿性表征新方法
收藏 引用
《钻井液与完井液》2023年 第2期40卷 251-258页
作者:孙晨皓 黄莎 董赛亮 邹嘉玲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工程设计院北京100028 
非常规油气储层具有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以及渗透率低等特点,压裂液在裂隙中的渗流侵入机制由毛细管压力与储层润湿性主导。因此,精确的原位润湿性表征对评价压裂液性能、构建完善的焖井渗吸驱油工艺以及优化压裂液配方等方面具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特低渗裂缝性砾岩油藏储层特征及其对开发效果控制作用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油藏为例
收藏 引用
《地学前缘》2012年 第2期19卷 121-125页
作者:徐怀民 阴国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化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研究院上海200120 
在岩心储层研究及测井解释的基础上,动静结合确定了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的有效储层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将储层划分为4类,其中I类最好,IV类最差。对比四次加密试验井,储层评价效果好,储层厚度的预测误差率在5%以内,储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营凹陷辛镇构造带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年 第21期19卷 129-135页
作者:解荣波 罗良 陈书平 宁飞 王中昱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构造与沉积储层实验室北京100083 
东营凹陷辛镇构造带底辟动力机制及“负花状”断裂形成的主控因素一直存有争议。通过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析,结合地层组合特征,设计含塑性层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开展辛镇构造带构造沉积演化研究。根据构造带的地质特征及构造物理模拟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美地质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比较与启示
收藏 引用
《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 第12期 45-46页
作者:鲜本忠 谢庆斌 张琴 董艳蕾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本文选择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通过对地质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对比研究,分析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方面的异同,为我国地质学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对比表明,中美高校在课程类别设置及比例上非常相似,但中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间数据产品坐标系统转换方法与实现
收藏 引用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年 第4期38卷 195-197,200页
作者:靳卫华 周子勇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00 
详细介绍了3D产品(DOM、DLG、DEM)在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3D源数据包括以Geo TIFF格式为代表DOM数据、以Autodesk公司的DXF文件为代表的DLG数据和以Arc/Info Binary Grid格式为代表的DE...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常规油气储层脆性指数测井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石油科学通报》2016年 第3期1卷 330-341页
作者:赖锦 王贵文 范卓颖 陈晶 王抒忱 周正龙 范旭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非常规油气储层一般都需要进行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产能,而岩石脆性指数测井评价是非常规油气储层压裂设计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脆性指数定义众多、且计算方法各异,在关于脆性指数的测井评价方法方面更是缺少一套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湖相致密油资源量和可采性评价技术
收藏 引用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3年 第3期32卷 144-149页
作者:王飞宇 孟晓辉 冯伟平 关晶 贺志勇 王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00 Zetaware Inc.Sugar LandTX 77479USA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从地质技术和理论两个方面对湖相致密油资源量和可采性进行了评价,讨论和解决了"在什么地方、有多少、可采出多少"这3个关键问题。研究认为:湖相致密油勘探层空间分布识别的关键是富有机质源岩层段和含油夹层的精细识别,利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母岩性质对砾岩储层中自生绿泥石发育的影响及油气储层意义--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北地区下乌尔禾组为例
收藏 引用
《沉积学报》2020年 第2期38卷 367-378页
作者:晏奇 雷海艳 鲜本忠 王剑 罗正江 杨召 贺静 牛君 蒲强 田荣恒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新疆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71001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重庆川东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院重庆400038 
近期取得重大发现的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砾岩油气藏表现出近源、粗粒、深埋、低渗的特征,其中下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质量与其中自生绿泥石及其伴生的成岩作用密切相关。基于大量铸体薄片观察和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荧光光谱等测试技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西地区中侏罗世前陆盆地河流层序结构及控制因素
收藏 引用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年 第1期28卷 14-25页
作者:刘君龙 纪友亮 杨克明 朱宏权 潘亚男 余加松 王天云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81 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7 黔西南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贵州兴义562400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在中侏罗世沙溪庙组沉积期,是一个典型的前陆盆地,前缘坳陷位于大巴山山前。这一时期,气候炎热、干旱,受山前构造抬升的影响,大量碎屑物质从周围高耸山脉汇入盆地,发育了一套河流—下切谷沉积体系。在前陆盆地,不同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