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院"
65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井间ERT监测数据远程传输与数据处理平台设计与开发
收藏 引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23年 第11期31卷 273-279,320页
作者:徐同晖 吴陈芋潼 邢兰昌 贾宁洪 吕伟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针对CO_(2)地质封存过程中井间ERT监测数据处理的需求设计并开发了监测数据综合处理平台;采用4G网络实现了监测数据从现场到监控中心的远程传输,利用MySQL开发了存储监测数据信息和用户信息的数据库,基于有限元法和线性反投影法实现了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有机——无机复合~1凝胶调剖剂的研制
收藏 引用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 第8期35卷 20-23页
作者:严曦 岳湘安 万新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中心北京102249 中石油大港油田采油工艺与设计研究院 中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大港事业部 
本文介绍利用淀粉和丙烯酰胺单体的接枝共聚体系以及膨润土堵剂,开发出了一种具有很好的封堵能力,价格低廉的有机——无机复合1凝胶调剖堵剂。研究了该调剖剂各组分的浓度对成胶时间及凝胶强度的影响,并采用填砂管模拟试验方法对该调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缝洞型油藏三维可视化模型底水驱油水界面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石油科学通报》2018年 第4期3卷 422-433页
作者:屈鸣 侯吉瑞 李军 谭涛 郭臣 石媛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乌鲁木齐8300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任丘065700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以溶洞和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为了真实反映缝洞型油藏底水驱过程中油水界面特征,以塔河油田S48缝洞单元为基础,设计并制作缝洞型油藏三维可视化物理模型进行底水驱室内实验,对缝洞单元宏观油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顺北区块奥陶系裂缝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收藏 引用
石油物探》2021年 第S1期60卷 135-141页
作者:李双贵 陈修平 张荣 赵婧 舒梦珵 程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中石化中原油建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濮阳457001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泸州石油分公司四川泸州64600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00 南京加宝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64 
准确预测裂缝的发育程度及其分布规律可指导钻探工程中的井轨迹设计,避免因钻遇裂缝造成的井壁坍塌及掉块导致的钻具阻卡,从而缩短钻井周期和降低钻井成本。利用提取绕射信息的方法研究了顺北区块奥陶系的裂缝发育,基于局部平面波分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孔介质中示踪剂微观可视化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断块油气田》2013年 第4期20卷 530-534页
作者:刘同敬 姜宝益 刘睿 张新红 谢晓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北京市温室气体封存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北京102413 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7 
为了更好地适应多孔介质示踪剂复杂渗流描述,针对微观孔道级别的示踪剂渗流机理和运移特征,应用孔隙结构仿真微观模型,设计完成了多孔介质示踪剂微观可视化实验,直接观察了多孔介质微观传质扩散过程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示踪剂运移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