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时断时续”:外来推力作用下古巴华文教育的办学历史及特点
收藏 引用
《广东社会科学2024年 第6期 147-161页
作者:杨新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北京100101 
百余年来,古巴华文教育办学历程“时断时续”,一直未能形成类似东南亚等地有规模、成体系且有较强生命力的华文教育办学传统。究其缘由,受古巴华人人口规模、经济状况、社会文化水平等自身条件限制,古巴华人社会始终缺乏开办华文教育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商人服象与象之分布
收藏 引用
《东方考古》2019年 第1期 -页
作者:王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考古学材料可以证明,商人曾经在殷墟驯养过大象,并利用大象为其提供艺术品原材料,以及祭祀用品。这些大象或大象制品应该多来自殷墟附近,但不排除东方因素。史书上的"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很可能暗示商末山东地区存在一个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從甲骨文“束”字本意解讀《詩經·揚之水》
收藏 引用
《甲骨文与殷商史》2023年 第1期 239-247页
作者:張艦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 
甲骨文是中國漢字文化的鼻祖,在殷商甲骨文中有“束”字表示捆綁之意。在《詩經》中有三篇《揚之水》,歷代文人墨客都有解讀,然而有些詞句解讀不够順暢完美。其中兩篇《揚之水》中皆包含的“束”字,是作動詞還是量詞之意解讀呢?根據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四十年来的张大千与敦煌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地域文化研究2019年 第4期 144-152页
作者:张德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北京100012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学界对1941年至1943年张大千的两次敦煌之行研究颇多,从历史、艺术角度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有学者对张大千在敦煌的具体活动、人际交往及其贡献进行了考察;还有学者对张大千在莫高窟临摹壁画的具体内容、艺术价值、重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