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70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SSRF弧矢聚焦双晶单色器
收藏 引用
《高能物理与物理》2001年 第B12期25卷 140-144页
作者:何建华 姜晓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上海210800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39 
弧矢聚焦双晶单色器采用分离式运动机构设计实现了双晶体多维自由度的独立调节,可工作在固定光束出口高度和可变光束出口高度两种模式。其中聚焦晶体压弯和双晶体方位调节采用了3种不同的柔性铰链机构,单色器第一晶体的冷却采用了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FFT在CT图像重建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1993年 第2期13卷 57-62页
作者:赵生妹 王绍棣 蒋大真南京邮电学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201800 
本文阐述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进行CT图像重建的算法(即FFT算法)的原理及实现该算法的软件设计。为了提高重建图像的精度,又利用FFT填充特性对算法加以改进,还研究了FFT算法过程中的相位修正问题,最后给出了FFT算法对实验数据的重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免疫放疗制剂^(35)S-MAbSZ39在荷瘤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药学杂志》1999年 第10期34卷 683-686页
作者:兰青 黄强 庄道玲 吴元芳 孙志方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脑外科苏州215004 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目的 :建立35S MAbSZ3 9药代动力学模型 ,求取药代动力学参数 ,设计合理用药方案。方法 :以药代动力学程序包处理35S MAbSZ3 9给药后荷瘤鼠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 ,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 ;以35S nIgG及35S为对照组 ,了解35S MAbSZ3 9的荷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DSP技术
收藏 引用
《电子显微学报》2000年 第1期19卷 65-68页
作者:胡志强 胡志敏 李永丰 孙洁林 胡钧 李民乾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上海201800 上海大学上海201800 
本文介绍了我们研制数字SPM仪器时在DSP芯片选型、SPMDSP插卡设计、开发工具、DSP软件及其基本算法方面的考虑和解决方案,并简介一种采用德州仪器公司TMS320C50DSP芯片设计的SPM仪器。该仪器已实现STM模式、接触AFM模式、非接触AFM模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BEPC束测系统同步光引出镜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03年 第4期11卷 359-362页
作者:温利 夏绍建 周仁魁 罗长洲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8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上海201800 
根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改造对同步光束流测量系统提出的最新性能指标,提出了全新的同步光引出镜的设计方案。该引出镜采用GlidCop作为基底材料,可引出波长210~488nm的同步光,成像质量可靠,能承受7.8W/mm2的高热负载,能够在原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氚气在弹性复合材料中的溶解、扩散和渗透性能的测量
收藏 引用
技术》1989年 第12期12卷 738-742页
作者:胡建达 孔祥海 胡厚仁 丁大宏 赵肇懿 余瑞汉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核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 
本文根据氚气具有很强渗透性能及其在不同材料中渗透性能的差异,用正比计数测量技术对氚气在各种材料中的渗透性能进行测量、比较,从中选出最佳复合形式,提供生产制造防氚手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因特网的STM远程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2003年 第4期29卷 93-95页
作者:蔡英文 杨誉宗 吕露 胡钧 李民乾 孙洁林 陈良尧上海交通大学纳米科技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中心上海200030 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信息学院 
在分析因特网信息传输机制的基础上,采用TCP/IP协议和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实现了多用户远程分权控制STM(扫描隧道显微镜)仪器。分析了远程实时控制系统对设备硬件及网络带宽的要求,初步探讨了因特网远程实验过程中的网络与设备安全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化合物放射增敏作用的 ESR 研究
收藏 引用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97年 第3期15卷 164-167页
作者:周建议 季华钧 金一尊 屠铁城 董继荣 林念芸上海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放射增敏剂,设计并合成了4种新型化合物,用ESR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新合成的化合物的增敏作用。ESR波谱研究表明,SMD在与胸腺嘧啶1:40摩尔比的二元体系中,具有明显的对胸腺嘧啶的增敏作用,增强比为5....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温气冷堆钍铀燃料后处理溶剂萃取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报告》1992年 第1期 123-131页
作者:包伯荣 王高栋 钱军 夏源贤 刘桂龙 杨金峰 曹本红 梁琳洁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分析了高温气冷堆(HTGR)燃料元件的特性,研究设计了一个应用30%TBP进行钍铀分离净化的单循环溶剂萃取工艺流程。同时对铀产品进一步纯化的铀线二循环工艺条件也进行了研究,以满足HTGR燃料元件对后处理的不同要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压水堆中使用分立型铀、钍燃料组件的堆芯物理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科学与工程》2000年 第2期20卷 175-183,192页
作者:张家骅 包伯荣 陈志成 司胜义 朱鑫官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上海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通过对分立型铀、钍燃料组件 ,使用在秦山 30 0MW电功率压水堆电厂中堆芯物理特性的探讨 ,寻找2 3 2 Th在PWR中可能利用的途径。为此 ,特采用铀、钍燃料组件分立的双进料系统的装卸料方法 ,其堆芯寿期分别为铀组件 3个循环 ;钍组件 1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