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9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设计完成“变构+竞争”双重作用模式的高选择性RIPK1抑制剂
收藏 引用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2年 第1期29卷 5-6页
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是一种受控的细胞坏死方式,受体相互作用激酶1(RIPK1)在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程序性坏死通路中发挥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开发靶向RIPK1的高活性、高选择性抑制剂能够为炎症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药物研究领衔的科研合作团队发现新型水溶性“唑啉铵”可选择性修饰肽和蛋白的赖氨酸残基
收藏 引用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2年 第18期29卷 7-8页
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波副研究员和朱维良研究员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葛广波教授,基于团队之前开发的正丁醇溶液中伯氨基修饰方法,设计并开发了一类新型水溶性“唑啉铵”(Zolinium),成功实现了在无添加任何催化剂的生理环境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什么AlphaFold不能取代实验结构生物学?——AI结构预测的准确性探讨
收藏 引用
《科技导报》2025年 第2期43卷 14-21页
作者:何欣恒 李俊睿 徐华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1203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给生物学研究带来了深远影响,其中,AlphaFold2在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引发了革命性的突破。评估了AlphaFold2对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构预测的可靠性,凭借其对蛋白质三维结构的高度准确预测。然而,在实际应用中,AlphaF...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新型热重分析仪尾气缓冲及净化装置的开发与应用
收藏 引用
《分析仪器》2025年 第1期 16-19页
作者:韩海云 象丽丽 孙玲 郭家铖 李小宇 陈东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120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为改善热重分析过程中室内外气流扰动影响,同时降低样品热挥发或热分解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本研究设计了一种集尾气缓冲与净化于一体的新型装置。在基线采集过程中通过开关实验室门产生扰动来考察尾气缓冲效果,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化学库及分子差异性设计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化学通报》1998年 第2期 1-7页
作者:刘东祥 蒋华良 陈凯先 嵇汝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组合化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合成和平行筛选群体化合物的新方法。它可以用来设计先导化合物,也可以对药物分子进行结构改造。本文主要综述了化学库的合成以及计算机辅助组合化学的研究进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含(1—芳乙酰胺基—2—叔胺基)乙烷结构的六氢—1H—1,4—二氮Zhuo类新化合物的合成(Ⅱ)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2001年 第8期59卷 1317-1322页
作者:沈敬山 雷厉军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0031 
设计并合成了2-[1-(4-(N-苯基-N-丙酰基)氨基)哌啶基]甲基-六氢-1H-1,4-二氮卓7,由3经还原,氯取代,胺取代,胺脱苄反应得到了7.7经单酰化反应得到了8.8经酰化反应后得到了11个带有.(1-芳乙酰胺基-2-叔氨基)乙烷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含有苯基的青蒿素类似物的合成
收藏 引用
《有机化学》2008年 第11期28卷 1993-1996页
作者:吴锦明 李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1203 
为考察引入苯基的青蒿素类似物的抗疟活性,我们设计了化合物7.从苯甲醛出发,经过10步反应,制得光化学反应底物环烯醚16.16经光氧化反应得到非期望产物17.17的化学结构由X射线晶体衍射法测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设计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2001年 第4期13卷 283-293页
作者:成峰 柳红 罗小民 蒋华良 沈竞康 陈凯先 嵇汝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0031 
基质金属蛋白酶 ( MMP)是一类含锌的水解酶 ,过量的 MMP会加速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并导致一系列的疾病 ,例如癌症、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等。因此 MMP抑制剂的研究已成为药物设计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课题。近年来 ,科学家们发展了三种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δ阿片受体与异硫氰基3-甲基芬太尼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英文)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报》1997年 第3期18卷 219-224页
作者:戎锁宝 蒋华良 池志强 陈凯先 朱友成 嵇汝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目的:构建δ阿片受体(δOR)结构模型并研究它与异硫氰基3-甲基芬太尼(SuperFIT)的相互作用.方法:以细菌视紫红质为模板,模拟δOR的结构,并将SuperFIT对接于其内.结果:得到δOR-(3R,4S)-SuperFIT作用模型;其中,重要结合位点可能是Asp128,...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Molecular modeling of μ opioid receptor and receptor-ligand interaction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报》1997年 第4期18卷 317-322页
作者:戎锁宝 朱友成 蒋华良 赵善荣 王沁泌 池志强 陈凯先 嵇汝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目的:构建μ阿片受体(μOR)的三维结构模型并研究它与芬太尼衍生物的相互作用.方法:以细菌视紫红质为模板,模拟μOR的三维结构;然后,将芬太尼衍生物对接到μOR的七个α螺旋束之内,并计算结合能.结果:(1)得到受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