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4篇电子文献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4篇工学

主题

  • 2篇驱动电路
  • 2篇相位内插
  • 1篇soi工艺
  • 1篇特征栅漏电荷
  • 1篇单粒子翻转
  • 1篇绝缘栅双极型...
  • 1篇绝缘体上硅(...
  • 1篇激光雷达
  • 1篇宽电源电压
  • 1篇静电放电(e...
  • 1篇电流上升速率...
  • 1篇像素电路
  • 1篇新材料
  • 1篇信号串扰
  • 1篇电压敏感性
  • 1篇单粒子效应
  • 1篇神经元电路
  • 1篇流水线型模数...
  • 1篇高温
  • 1篇结构优化

机构

  • 2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3篇中国科学院微...
  • 19篇中国科学院硅...
  • 2篇江苏物联网研...
  • 2篇中国科学院硅...

作者

  • 15篇罗家俊
  • 12篇韩郑生
  • 9篇李博
  • 7篇刘海南
  • 5篇赵发展
  • 5篇李彬鸿
  • 4篇王立新
  • 4篇曾传滨
  • 3篇赵海涛
  • 3篇杨尊松
  • 3篇滕瑞
  • 3篇蔡小五
  • 2篇高见头
  • 2篇王路璐
  • 2篇夏瑞瑞
  • 2篇童纪昀
  • 2篇朱蓓丽
  • 2篇张琳
  • 2篇刘涛
  • 2篇张旭

语言

  • 24篇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硅器件技术重点实验室"
24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IGBT载流子增强技术发展概述
收藏 引用
《半导体技术2016年 第10期41卷 751-758,778页
作者:沈千行 张须坤 张广银 杨飞 谭骥 田晓丽 卢烁今 朱阳军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江苏无锡214135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硅器件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发射极载流子增强技术作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器件特有的技术手段,是进一步改善IGBT导通饱和压降和关断损耗折中性能的关键在。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发射极载流子浓度增强的技术无论从结构和性能上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概述和展望
收藏 引用
电子设计工程》2016年 第24期24卷 108-112页
作者:杨尊松 王立新 肖超 陆江 李彬鸿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硅器件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文中基于推进我国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自主研发能力的目的,通过调研TVS的发展历程及近年的研究热点,综述了TVS的制备工艺和主要结构。同时,介绍了TVS的工作机制和主要参数,并重点描述了近年来国际上TVS在低压低电容和低漏电流方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集成电路的通用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太赫兹科学电子信息学报》2021年 第2期19卷 347-351,360页
作者:杨婉婉 刘海南 高见头 罗家俊 滕瑞 韩郑生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硅器件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北京100029 
为满足种类繁多、功能复杂集成电路的单粒子效应评估需求,克服目前国内地面单粒子辐照实验环境机时紧张、物理空间有限等方面的限制,设计实现了一款高效通用的集成电路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创新性地采用旋转立体垂直结构,包含一个多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基于浮地结构的高边驱动电路
收藏 引用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21年 第1期38卷 7-11页
作者:智玉欣 蔡小五 赵海涛 夏瑞瑞 刘海南 罗家俊 叶甜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硅器件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浮地结构的高边功率驱动电路,包括输入级电路、稳压电路、浮地产生电路以及基于电荷泵驱动电路.针对传统驱动电路中存在的地信号干扰,信号串扰问题、栅击穿以及稳压源电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以及电路设计方法,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