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青铜器表面纹饰的填彩分析
收藏 引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年 第1期36卷 130-136页
作者:高惠婷 郭长江 韩宾 徐思雯 杨益民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北京100049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62 
春秋时期青铜器表面装饰技术发展迅速,装饰方法多样,纹样繁复,纹饰中多有填彩现象以凸显其表面图案的装饰性,但目前与此相关的科技分析较少——相关研究多围绕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含义展开,尤其是白色填彩的分析仍处于空白。湖北随州枣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代洒金纸样品“洒金”材料无损分析
收藏 引用
《光谱与光谱分析》2023年 第6期43卷 1781-1786页
作者:郑烁在 李浩淼 翁连溪 韩宾 施继龙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北京102600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北京100049 
洒金纸是我国传统的加工纸,其使用历史悠久,富于装饰效果,在书写、绘画、装帧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其经久不衰一直沿用至今。洒金纸也传播到邻近的朝鲜半岛、日本并广为流行。传统洒金纸使用一种或多种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充分展现了中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昌宁出土铜镯的工艺及合金成分分析
收藏 引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1年 第5期33卷 39-49页
作者:王晓婷 马仁杰 闵锐 崔剑锋 罗武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北京100049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100871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昆明650118 
铜镯是“西南夷”地区青铜时代最为常见的青铜器种类之一,考古发现数量众多,造型和纹饰因地而异。这种装饰品对于研究青铜时代西南先民的青铜艺术、技术等具有重要的价值。之前关于西南夷青铜器的研究,更多集中于铜鼓、铜兵器等主要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的石刀类型与技术特征
收藏 引用
《南方文物》2021年 第5期 193-202页
作者:吴超明 魏青利 刘亦方 宋国定 顾万发 胡继忠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郑州市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 
本文将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考古出土的石刀分为甲、乙、丙三类,并对其演进趋势、生产技术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仰韶晚期以乙、丙类石刀为主向龙山时期以丙类石刀为主的阶段化转变得到了更清楚的勾勒,细化了郑州地区石刀的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园艺类植物遗存研究
收藏 引用
《农业考古2020年 第6期 15-26页
作者:王龙 荆磊 张贵林 蒋洪恩吐鲁番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规模宏大的吐峪沟石窟寺遗址群,是丝绸之路上西域与河西地区、内地佛教艺术交流的实证。伴随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和系统清理工作,洞窟形制、组合、壁画题材等与佛教石窟寺建筑和艺术相关的内容逐渐清晰。但是目前对晋唐时期石窟寺内先民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农业区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滞后性——基于大同东信广场北魏墓群人骨的稳定同位素研究
收藏 引用
人类学报》2017年 第3期36卷 359-369页
作者:侯亮亮 古顺芳 张昕煜 戴玲玲 武夏 张国文 郭怡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太原030006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037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与人类学系北京100049 安徽大学历史系合肥230039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天津300350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杭州310028 
不同地域的人群具有不同的饮食传统和饮食文化。然而,当人们持续不断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时,一方或双方原有的饮食文化将会产生变化,如拓跋鲜卑的饮食文化就经历了从游牧向农业的转变。本文对山西大同东信广场北魏墓群26例人骨进行了C、N...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