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双极化SAR图像的U-Net海冰多分类模型
收藏 引用
海洋与湖沼》2023年 第6期54卷 1551-1563页
作者:黄岩 任沂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北极多年冰在近几十年有明显的减少趋势,与北极海冰的厚度、体积和夏季最小海冰范围的减少密切相关。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成像能力,基于SAR卫星影像的海冰分类对监测北极多年冰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下升降式准实时通信潜标控制系统研制
收藏 引用
海洋科学2022年 第5期46卷 131-142页
作者:胡贺岗 陈永华 于非 刘庆奎 王蓓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山东青岛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 
为实现长期、连续、定点、低成本的上层海洋垂直剖面要素的准实时观测,提出了一种以STM32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为主控器、采用国产温盐深传感器(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depth,CTD)和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acoustic dop...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东海天气系统对渤海风暴潮影响
收藏 引用
海洋与湖沼》2020年 第2期51卷 219-227页
作者:李健 侯一筠 莫冬雪 刘清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青岛26606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青岛266237 
渤海沿岸是风暴潮多发区域。研究者多关心渤海局地风引起风暴潮变化,而忽略黄、东海天气系统对渤海风暴潮的影响。为研究外围天气系统对局地风暴潮的影响,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对比和设计理想数值试验等方法,对黄、东海天气系统影响的渤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福建沿海浪潮耦合漫堤风险评估:以台风天兔为例
收藏 引用
海洋与湖沼》2020年 第1期51卷 51-58页
作者:王凯 侯一筠 冯兴如 李水清 傅赐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266237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 
漫堤是天文潮、风暴潮与海浪等物理要素作用于海堤后海水翻越海堤的物理过程。本文利用天文潮-风暴潮-台风浪耦合模式(ADCIRC+SWAN)、基于非结构三角形网格和高分辨率地理数据(海堤位置和高程、岸线和水深等)构建福建沿海精细化漫堤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集合最优插值方法在北印度洋海浪同化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海洋科学进展》2015年 第1期33卷 45-55页
作者:曹蕾 齐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基于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 Ⅲ,采用集合最优插值(EnOI)方法对北印度洋海浪进行同化数值实验研究。在集合样本选取方案上,针对不同的实验分别选取有效波高(SWH)的历史后报场(样本A)、24h变化(样本B)以及以同一时刻72h预报时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度计波高数据同化对印度洋海域海浪模式预报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海洋预报》2013年 第4期30卷 70-78页
作者:齐鹏 范秀梅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39 
为提高海浪模式预报的精度,改善初始场是途径之一。研制了基于最优插值(OI)方法的海浪数据同化并行程序模块,并将其植入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 IIITM,建立了印度洋海域海浪同化预报方法,使用卫星高度计波高数据进行了同化预报试验。O...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混合损失U-Net的SAR图像渤海海冰检测研究
收藏 引用
海洋学报》2021年 第6期43卷 157-170页
作者:徐欢 任沂斌江苏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与测绘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山东青岛266071 
渤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海冰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生产活动。合成孔径雷达具有全天候成像能力,研究渤海区域的SAR图像海冰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海冰检测方法受限于特征提取方法和建模方式,检测精度有待提升。深度学习具有极强的特征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信息扩散原理的渤、黄海沿岸风暴潮灾害风险分析
收藏 引用
海洋与湖沼》2010年 第4期41卷 628-632页
作者:齐鹏 李明杰 侯一筠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根据收集的渤、黄海沿岸主要海洋站(塘沽、羊角沟、烟台、威海、乳山口、青岛和日照)1950年以来各年最高潮位资料(个别站位资料样本较小),应用能优化处理小样本的基于信息扩散原理的模糊风险评估模型,对渤、黄海沿岸各海洋站年最高潮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热带风暴天鹰期间南海西北部海域内部响应的观测分析
收藏 引用
海洋科学2010年 第8期34卷 81-85页
作者:徐振华 尹宝树 侯一筠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2005年7月28日热带风暴天鹰(Washi)在南海东沙群岛西南海域生成,并向西北偏西推进,在7月29日增强为一个热带风暴,于7月30日在海南岛登陆。布放在南海西北部大陆架海域的锚系测站记录了天鹰过境期间温度和海流的响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形和层结变化对内潮生成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海洋科学2016年 第11期40卷 148-154页
作者:刘昆 徐振华 尹宝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基于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式,设计了9组理想数值实验,研究了内潮的产生对地形和背景层结环境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高斯海脊两侧地形梯度较大的超临界坡面处是内潮的主要源区;地形和层结环境的变化对内潮生成有很大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