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用于液体激光介质的Nd^(3+)离子掺杂氟化镧纳米颗粒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收藏 引用
《发光学报》2015年 第2期36卷 129-134页
作者:陈卓 薄淑晖 田昌勇 甄珍 刘新厚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设计并合成了掺杂不同Nd3+离子浓度的氟化镧纳米颗粒,并用油酸进行了表面修饰,使得这类纳米颗粒可分散于常见的有机溶剂中形成透明、均一、稳定的溶液。对纳米颗粒的结构、晶相以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固体和溶液材料在1 060 nm都有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光束质量窄纳秒脉宽Nd∶YVO_(4)板条脉冲串激光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2023年 第7期50卷 161-167页
作者:宋越 王志敏 杨熙航 薄勇 张丰丰 张艺轩 周子涵 赵文成 林延勇 付莉 彭钦军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固体激光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提出了一种高光束质量、窄纳秒脉宽、高重复频率脉冲串输出的电光调Q激光器。通过优化键合Nd∶YVO_(4)板条晶体掺杂区域的纵横比,结合腔模的最佳设计,限制腔内的高阶模式振荡,获得了两方向相近的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利用激光二极管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光参量变频与放大的高灵敏红外成像技术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16年 第1期65卷 154-159页
作者:张腾飞 杨晶 侯岩雪 王伟伟 赵巍 张景园 崔大复 彭钦军 许祖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激光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190 燕山大学理学院秦皇岛066004 
针对可用于微弱红外图像探测的光学参量变频与增强技术,进行了仿真与实验探索.针对高增益光参量放大器(OPA)过程中的参量荧光背景噪声,提出了基于外接圆模型的空间滤波技术,通过仿真优化设计,利用空域、频域滤波与像传递系统相结合的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紧凑高效型百瓦级2μm棒状Tm:YAG激光
收藏 引用
《发光学报》2023年 第11期44卷 2027-2032页
作者:吴健宏 杜仕峰 高昀 王海龙 陈玲芝 王志超 薄勇 崔大复 彭钦军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固体激光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齐鲁中科光物理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00 
报道了一种结构紧凑、高效率、高功率的2μm棒状Tm∶YAG激光器。通过优化设计三向激光二极管(LD)侧面泵浦激光模块,提高了晶体棒内泵浦光的功率密度。激光谐振腔采用平平腔结构,包含单个激光模块,几何腔长为88 mm,整台激光器结构简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分子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材料进展》2015年 第4期34卷 257-263,288页
作者:林哲帅 吴以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对全固态激光器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性能优秀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探索是光电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如何在种类繁多的晶体材料中高效地搜索并获得结构优化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关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的理论方法发展
收藏 引用
《人工晶体学报》2019年 第10期48卷 1773-1781页
作者:林哲帅 吴以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 
非线性光学晶体是一类重要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是光电子技术特别是激光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激光技术的发展与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展密切相关。为加速探索新型优秀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步伐,近六十年来旨在阐明其结构-性能关系的理论方法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00 kHz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纳秒激光振荡器
收藏 引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年 第7期35卷 48-54页
作者:杨天利 杨晶 周王哲 李雪鹏 王小军 彭钦军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固体激光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齐鲁中科光物理与工程技术研究院济南250000 
高功率、高重复频率纳秒脉冲激光广泛应用于激光切割、激光焊接等领域。随着激光重复频率的提升,特别是高于50 kHz时,单个周期有限的时间内难以积累足够的上能级粒子,调Q脉冲的稳定性成为了激光器设计的难点。当前主要采用主振荡器的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技术的高分辨率磁畴成像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20年 第9期69卷 1-14页
作者:吕浩昌 赵云驰 杨光 董博闻 祁杰 张静言 朱照照 孙阳 于广华 姜勇 魏红祥 王晶 陆俊 王志宏 蔡建旺 沈保根 杨峰 张申金 王守国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基于磁二色效应的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磁成像技术研究薄膜磁畴结构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可实时成像以及对表面信息敏感等优点.以全固态深紫外激光(波长为177.3 nm;能量为7.0 eV)为激发光源的光发射电子显微技术相比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效率、高能量、皮秒可见光参量放大器
收藏 引用
激光技术2020年 第1期44卷 96-99页
作者:董程 杨峰 王旭明 韩琳 薄勇 彭钦军 许祖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固体强激光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190 
为了提高皮秒可见光参量产生/放大器(OPG/OPA)的转换效率及输出能量,采用走离补偿结构和镜片膜系特殊设计等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了在不同的抽运能量下OPA信号光的光束质量因子M 2的演化过程和信号光在430nm^680nm内的调谐输出性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视场人工复眼结构设计方法与实验
收藏 引用
《光电工程》2013年 第7期40卷 27-33页
作者:史立芳 曹阿秀 刘艳 叶玉堂 邓启凌 郑美玲 杜春雷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成都610209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成都610051 四川大学微电子学院成都61006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401122 
人工复眼成像结构是由分布在曲面上的列阵化的镜头组成,通过对每个子镜头的视场角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各镜头视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子镜头视场角与总视场角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最优化的人工复眼结构设计方法。同时,在文中,给出了单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