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56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星载粒子探测器中的偏转磁铁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 第3期50卷 684-690页
作者:张珅毅 王世金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在对空间带电粒子进行探测时,大量电子的混入会减少半导体探测器的寿命和工作效率,同时电子的噪声本底也是影响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电子的影响,需要在离子探测器的探头中加上合适的偏转磁铁用来屏蔽电子的干扰.本文中,磁铁的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层大气测风用地基F-P干涉仪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 第6期57卷 1732-1739页
作者:王英鉴 王咏梅 王后茂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190 
热层大气风场、温度场对热层-电离层耦合研究、热层环流特性研究以及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研究等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其也是航天器飞行环境预报的重要物理基础.目前,由于热层所处位置较高,大气非常稀薄,风场探测难度较大,因此针对热层大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圆环结构天线阵及其稀疏方法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2005年 第9期33卷 1607-1610页
作者:何宝宇 吴季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本文介绍了圆环天线阵二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的测量原理和反演算法,并通过模拟退火算法讨论了两种二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圆环阵的稀疏方案,一种方案利用天线旋转,在半圆周上稀疏天线;另一种方案通过将空间频率采样点的均匀分布作为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Handel-C的空间图像压缩核的CCSDS算法实现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2010年 第7期38卷 1716-1722页
作者:滕学剑 顾晓东 陈晓敏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190 
本文给出了一种采用Handel-C设计理念,基于CCSDS图像压缩算法的硬件图像压缩核的设计过程.算法实现过程中充分利用Handel-C语言的硬件并行实现机制,在各个硬件模块间大量采用并行运算和流水结构,提高了芯片的处理速度.实验数据表明,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间微小碎片对低轨道航天器太阳电池表面撞击损伤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08年 第12期57卷 7950-7954页
作者:黄建国 韩建伟 李宏伟 蔡明辉 李小银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190 
低轨道空间微小碎片密度相对较高,对太阳电池等大面积暴露材料的累积撞击损伤效应是航天器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以典型的太阳同步轨道为例分析和计算了太阳电池表面所遭遇的微小碎片通量,进行了微小碎片的撞击损伤模拟实验,并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太阳同步轨道空间粒子辐射剂量探测与研究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08年 第1期29卷 357-361页
作者:杨晓超 王世金 王月 张微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利用'实践六号'A星3台辐射剂量仪2004年9月至2007年1月的在轨探测数据,对太阳活动低年,该卫星所处太阳同步轨道不同方向、不同屏蔽厚度下的辐射剂量水平及辐射剂量增长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空间环境扰动会导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IPS理论与技术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08年 第1期29卷 13-17,33页
作者:郑建华 高怀宝 刘正常 高东 于锡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080 
简述了拉格朗日点附近Halo/Lissajous轨道在空间科学探测中的应用价值,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IPS的物理意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IPS节能轨道设计与控制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和IPS技术在拉格朗日点探测任务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IPS技术在我国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卫星部件内部充放电试验与仿真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 第B09期44卷 538-544页
作者:张振龙 全荣辉 韩建伟 黄建国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190 
内部充放电效应是主要空间环境效应之一,对中高轨卫星的威胁很大。当前的内部充放电研究主要关注材料,试验手段和计算机仿真工具不能处理三维卫星结构,无法满足工程应用需要,将关注对象拓展至具有复杂结构的卫星部件是有意义的。本工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SpaceWire时延抖动的仿真
收藏 引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 第5期35卷 114-119,134页
作者:侯剑儒 陈晓敏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190 
SpaceWire总线是欧洲空间局为航天应用而设计的一种高速、点对点、全双工的总线网络。时延抖动是表征网络传输性能的关键参数,它度量了端到端的最大传输时延和最小传输时延的差。通过建模仿真,对于某特定应用场景下的SpaceWire总线的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地平动点卫星两脉冲转移轨道设计
收藏 引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 第7期35卷 865-868页
作者:李明涛 郑建华 于锡峥 高东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190 
研究基于最小二乘微分修正方法的平动点卫星两脉冲转移轨道设计,推导了考虑高度和航迹角约束的微分修正公式,讨论了该方法的收敛性.以日地L1点附近的Halo轨道为目标轨道,在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模型下设计了其转移轨道,系统地研究了HOI(Ha...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