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纳米技术标准化的挑战、动态与展望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2018年 第35期63卷 3697-3705页
作者:张东慧 葛广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技术标准为科技成果进入市场、形成产业提供支撑和保障.对于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纳米科技来说,在名词术语、测量表征、环境健康安全和材料规格等方面对基础通用标准有紧迫的需求,而这就依赖于纳米检测方法验证、不确定度评估、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孔聚咔唑用于二氧化碳捕获与催化转化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2020年 第31期65卷 3389-3400页
作者:王天雄 韩宝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系统与多级次制造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其浓度的升高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效地捕集和利用二氧化碳,不仅具有环境保护意义,也具有工业和经济意义.有机多孔聚合物(POPs)作为一种新兴的多孔材料,具有高孔隙率、低密度、可设计的结构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维导电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2021年 第1期33卷 25-41页
作者:严壮 刘雅玲 唐智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系统与多级次制造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49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由金属离子或簇与有机配体以配位键组装而成的晶态多孔材料,其高的孔隙率及功能可设计性使其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然而,传统MOFs多数电导率非常低,这严重制约了其在电学相关领域的发展。近年来,导电金属有机骨架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氧化铟基纳米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选择性加氢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1年 第5期42卷 1430-1445,I0002页
作者:刘瀚林 尹琳琳 陈西凤 李国栋中国科学院纳米系统与多级次制造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100190 郑州大学化学学院郑州450001 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49 
二氧化碳选择性加氢反应不仅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且能够制备多种含碳产物,可以作为生产高附加价值化学品与燃料的平台化合物.然而,由于二氧化碳的高化学惰性、碳-碳偶联过程的高能垒和诸多的竞争反应,开发高效的纳米催化剂以促进二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性能三维纳米结构SERS芯片设计、批量制备与痕量汞离子检测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1年 第12期41卷 3782-3790页
作者:黄辉 田毅 张梦蝶 徐陶然 牟达 陈佩佩 褚卫国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中国科学院纳米光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加工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北京100049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是一种无损、高灵敏、快速检测痕量重金属离子的光谱技术。通过调控和优化纳米结构图案和尺寸可显著增强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的耦合以提升电磁场强度,是获得高性能SERS芯片的重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石墨烯的功能与应用——生长、性质与新器件
收藏 引用
《物理化学学报》2022年 第1期38卷 4-5页
作者:王斌 智林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纳米系统与多级次制造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石墨烯原子层厚度的二维平面结构以及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同时也赋予石墨烯丰富多样的光、热、电、磁、力等功能。石墨烯的结晶度、旋转错位、物理形变等无不引起其功能的显著变化,而杂原子掺杂、可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物质基氮掺杂多级次孔碳材料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2018年 第35期63卷 3843-3854页
作者:栗敬敬 杨照瑾 赵丽 周航宇 刘玉文 韩宝航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秦皇岛066004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系统与多级次制造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49 
锂硫电池因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价格低廉等优势,在动力汽车和大规模储能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发展锂硫电池,设计制备低成本和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是关键.本文利用廉价生物质废弃物(虾壳)作为原料,通过简单、绿色的水热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肿瘤微环境诱导多肽聚合物原位组装行为研究
收藏 引用
《高分子学报》2019年 第6期50卷 642-652页
作者:吉垒 张雪豪 杨子欣 乔增莹 王浩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武汉43007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190 
设计合成了一种pH响应型的多肽聚合物,在中性条件下能够以聚合物单链的形式存在,在肿瘤微环境弱酸的刺激下发生聚集,提升入胞能力,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高效杀伤.首先,通过迈克尔加成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生物相容性较好的β-硫代酸酯聚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精准设计的纳米机器药物及其抗肿瘤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化学》2024年 第5期54卷 734-752页
作者:王婧 聂广军 赵宇亮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北京100049 
纳米医药是当今生物和医学研究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之一,尤其是在恶性肿瘤等复杂难治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纳米生物技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能够在活体环境执行精密、复杂操作的纳米生物机器受到高度关注.本文总结了我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基于纳米环-柱结构的高效非线性超表面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21年 第12期41卷 195-201页
作者:张梦蝶 王文涛 孙朋 黄辉 董凤良 胡源 褚卫国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加工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北京100049 
为了通过光学元件结构设计实现高效非线性转换,提出了一种由金纳米圆环、开口金谐振环和四个砷化镓纳米柱构成的结构单元,来形成纳米环盘谐振腔和开口谐振环混合结构超表面。利用开口谐振环和纳米环共同激发Fano共振效应增强局域电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