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一种耐盐碱牧草——长穗偃麦草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草业报》2022年 第5期31卷 190-199页
作者:李宏伟 郑琪 李滨 赵茂林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科东营分子设计育种研究中心山东东营257509 
长穗偃麦草是一种耐盐碱、耐旱、耐涝的多年生冷季型牧草,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大面积种植。自1954年起,作为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在我国长期被用作小麦远缘杂交的亲本。尽管1980-1990年代我国曾引进长穗偃麦草用于防风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类受激酶调控水稻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植物报》2023年 第2期58卷 199-213页
作者:王琪 吴允哲 孙丽莉 廖红 傅向东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福州35000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类受激酶(RLKs)是一类数量庞大的跨膜蛋白激酶家族,在植物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环境的信号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RLKs的胞外区能特异识别并结合胞外信号和环境刺激因子,并通过与共受互作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从而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麦类Mla基因的分离与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Acta Botanica Sinica》2004年 第6期46卷 744-750页
作者:曹双河 万平 张相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植物学报》通讯作者 
根据大麦MLa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了4对家族性引物。通过用家族性引物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抗白粉病品系TAMl04R在接种和未接种两种条件下的基因差异表达进行RT-PCR分析,获得了一个在接种条件下特异表达的基因片段RJ-3-3L,并用R...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异源细胞质小麦D^2-鉴26的耐盐特征及其遗传基础(英文)
收藏 引用
《作物报》2005年 第8期31卷 1007-1013页
作者:刘春光 侯宁 刘立科 刘根齐 吴郁文 张翠兰 张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以核亲本品种鉴26和耐盐品种科遗26为对照,设计3种NaCl浓度(85.56mmol/L,171.04mmol/L,256.67mmol/L)处理及无盐对照,研究了异源细胞质小麦D2-鉴26苗期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D2型细胞质对核基因型鉴26存在明显的耐盐性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麦背景中来自华山新麦草的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
收藏 引用
《Acta Genetica Sinica》2005年 第7期32卷 738-743页
作者:曹张军 王献平 王美南 曹双河 井金 商鸿生 李振岐 张相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H9020175是一个通过杂交和回交选育的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易位系,接种鉴定表明其对条锈病具有优良抗性。遗传分析证明易位系H9020175的抗条锈性是由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抗性基因来自于华山新麦草,暂定名为YrHua。为了标记这个来自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提高农作物氮肥利用效率的关键基因发掘与应用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2019年 第25期64卷 2633-2640页
作者: 李姗 吴昆 刘倩 高秀华 傅向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 
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氮肥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农作物育种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绿色革命'半矮化品种具有耐高肥、抗倒伏和高产的优良特性,但同时也存在氮肥利用效率(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双碱基编辑系统的植物基因靶向随机突变技术
收藏 引用
植物报》2021年 第1期56卷 50-55页
作者:张瑞 高彩霞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因组编辑中心北京100101 
遗传性变异是表型多样性的基础,靶向饱和突变作物基因可以促进产生具有优异农艺性状的突变。相较于传统诱变育种和异源物种中的定向进化方法,基于双碱基编辑系统的植物基因靶向随机突变技术可对植物内源基因产生高效突变,从而实现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麦旗叶宽相关基因TaNAL1-5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2016年 第5期14卷 1037-1048页
作者:王芳 宋艳红 阳文龙 孙家柱 李欣 刘冬成 张爱民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与植物形态建成有重要关系。旗叶的大小及其与茎杆的夹角直接影响到小麦植株的受光,从而影响到小麦的产量水平。本研究利用比较基因组的方法,以水稻重要叶宽基因Os NAL1为参考序列在小麦中克隆其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河南小麦品种穗粒数性状的动态变化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2017年 第10期15卷 4143-4158页
作者:顾晶晶 余慷 陈树林 朱保磊 王冬至 张爱民 刘冬成 詹克慧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穗粒数是小麦产量构成的重要因子,研究小麦穗粒数及其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与遗传机制对于高产育种具有指导意义。以198份河南种植或审定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在4个环境下鉴定穗粒数相关性状表现,选用660K SNP芯片检测材料的基因型并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未来作物的精准设计与创造
收藏 引用
《生命世界》2019年 第10期 56-57页
作者:胡伟娟(文/图) 陈凡(文/图)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随着人口增长带来了农业发展的紧迫性、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作物对环境变化或极端环境的耐受性,以及人们对作物可食用部分营养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未来农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生物技术和基因组驱动了育种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