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汶川地震后四川安县甘沟堵溃泥石流及其对策
收藏 引用
山地学报》2011年 第3期29卷 320-327页
作者:游勇 陈兴长 柳金峰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汶川地震诱发的大量崩塌和滑坡不仅直接为泥石流活动提供松散固体物质,还可能造成沟道堵塞。沟道内的堵塞坝虽然不像主河道上的堰塞湖那样造成大范围灾害,但溃决后却会引发大规模泥石流,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等造成严重危害。以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汶川县麻柳沟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收藏 引用
《地质科技情报》2016年 第5期35卷 214-220页
作者:杨志全 张焜 杨溢 朱颖彦 侯克鹏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2013年7月10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境内的麻柳沟流域暴发了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对麻柳沟流域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麻柳沟流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与动力学特征,评价了其泥石流的危险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泥石流堆积扇重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山地学报》2011年 第5期29卷 608-615页
作者:李洪雷 胡凯衡 李泳 杨宇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根据结构光三维视觉原理,在VC++环境下利用OpenCV和OpenGL设计并实现了泥石流堆积扇重构系统,系统由摄像机标定、结构光标定、光带中心提取和三维显示模块组成。详细说明了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各模块的实现流程。通过重构实验得到了各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紫色泥岩崩解特性差异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土壤通报》2013年 第2期44卷 459-464页
作者:张丹 陈安强 刘刚才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以马头山组(K2m)、妥甸组(J3t)和禄丰组(J1l)紫色泥岩为研究对象,从水热相互作用泥岩的程度进行试验设计,分析了7种处理下3种泥岩崩解的差异性,结果表明:J3t的崩解速率明显大于K2m和J1l,不同处理下紫色泥岩的崩解速率差异较大。运用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新样本的滑坡坝溃决洪峰流量预测模型修正与对比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年 第20期22卷 8606-8615页
作者:阮合春 陈华勇 李霄 俞昀晗 李鑫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00 开远市水利勘测设计队红河661699 
受极端天气(强降雨)及高烈度地震的影响,高山峡谷区常发生滑坡堵江事件,形成具有明显“多漫顶,短寿命”特征的堰塞坝。堰塞坝溃决后,将形成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溃决洪水。溃决洪峰流量作为一个重要的水力参数,直接决定了下游灾害的影响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泥石流缝隙坝对龙头泥砂体积浓度变化影响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 第2期16卷 68-71页
作者:吕娟 韩文兵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南宁530011 
(1)通过前人研究成果及野外调查和预备试验,对泥石流龙头泥砂体积浓度变化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写出了其无因次关系式,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泥石流缝隙坝泥砂体积浓度比的多元回归关系式;(2)试验发现:在相同的水槽坡度和泥砂粒径组成的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边坡可靠度分析
收藏 引用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8年 第8期35卷 78-83页
作者:宋永东 苏立君 张崇磊 孙长宁 屈新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101 
对于边坡极限状态函数无法显式表达的情况,传统可靠度分析方法存在求解困难或计算量大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FLAC3D和极限学习机的边坡可靠度分析方法。利用均匀试验设计构造随机变量样本,基于FLAC3D强度折减法计算随机变量样本对应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降雨作用下土体细颗粒迁移特征及其对崩塌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7年 第S2期49卷 40-50页
作者:王保亮 李泳 苟万春 郭朝旭 姚令侃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重庆401147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25 
研究坡面土体崩塌的时空特征,进行人工降雨水槽试验,在不同降雨强度下,观测土体细颗粒的迁移、土体崩塌的时间序列和相应的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并对崩塌体、迁移土体和渗流浆体进行时间序列取样。试验结束后对取样本进行土体颗粒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预应力锚索外锚头强化锁定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5年 第4期42卷 79-84,107页
作者:张群利 王全才 郭绍平 陈剑 郭江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142 
针对国内预应力锚索外锚头采用单一夹片式锚具锁定容易出现外锚锁定失效的问题,提出通过在原有夹片式锚具锁定的基础上增设附加锁固件的方式来强化锚头锁定力。附加锁固件由钢套筒和锚固胶两分构成,通过高强锚固胶将锚具外露钢绞线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雪崩防治工程研究与应用现状
收藏 引用
山地学报》2013年 第4期31卷 425-433页
作者:刘大翔 程尊兰 赵鑫 黄金辉 刘建康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宜昌44300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雪崩是对高寒山区房屋、设施、道路安全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雪崩监测预警技术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发展灾害防治工程技术是避免或减轻雪崩对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措施。对国际上常用雪崩防治工程进行分类,重点按作用手段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