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131-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甘肃舟曲三眼峪沟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参数计算
收藏 引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 第4期30卷 833-838页
作者:邓虎 陈宁生 胡桂胜 卢阳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通过对甘肃省舟曲县城后山三眼峪沟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现场调查,获取了舟曲三眼峪沟泥石流相关资料,据此分别对三眼峪沟及其支沟(大峪沟、小峪沟)泥石流动力学的泥石流流速、流量及冲击力进行分析与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流速、流量达到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泥石流沟谷坊坝群治理效应——以地震极重灾区北川县化石板沟为例
收藏 引用
山地学报》2012年 第3期30卷 347-354页
作者:周海波 陈宁生 卢阳 李兵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谷坊坝是泥石流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化石板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共设13座谷坊坝,组成梯级谷坊坝群;坝体主要分布在泥石流形成区和流通区,混凝土结构,轴向两端嵌入沟道两侧基岩0.5~1 m。通过对比化石板沟谷坊工程修建前后沟床纵坡比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径流作用下泥石流固体物质冲刷速率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2020年 第6期40卷 94-100页
作者:安笑 潘华利 邓其娟 欧国强 李炳志 孔玲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8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目的]探讨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冲刷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应的冲刷速率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关系,为泥石流规模预测及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激光测距仪的历时测距原理,借助试验方法分析泥石流固体物质冲刷深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SCS模型在泥石流多发区降雨—径流模拟中的应用——以云南省蒋家沟流域为例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2010年 第2期30卷 225-228页
作者:郭晓军 崔鹏 庄建琦 刘应辉 张建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四川省电力设计院四川成都610072 
基于云南省蒋家沟流域的DEM,根据流域地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划分流域子单元,在此基础上利用蒋家沟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地理信息数据和流域水文、气象资料,根据SCS模型CN值标准表,提出适合各子流域产流计算的CN值,绘制出了蒋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泥石流防治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年 第5期7卷 7-13,31页
作者:崔鹏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在西开展了交通沿线和典型区域的泥石流综合科学考察,进行了东川蒋家沟、波密古乡沟、武都火烧沟等10余处泥石流定点观测,在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环境研究所建立了大型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则查洼沟“8·4”泥石流灾害成因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0年 第5期18卷 96-103页
作者:龚兴隆 陈昆廷 陈晓清 游勇 陈剑刚 赵万玉 郎介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屏东科技大学研究总中心屏东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系中国台湾屏东91201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四川九寨沟623402 
位于四川省九寨沟景区内的则查洼沟在2016年8月4日暴发泥石流,掩埋景区栈道,堵断从诺日朗至长海的唯一景区公路。降雨资料显示,2016年8月4日的最大1 h降雨量和24 h累计降雨量只有10.0和17.5 mm,远远低于研究区10年一遇的降雨强度,泥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泥石流最大爬高计算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自然灾害学报》2017年 第1期26卷 11-18页
作者:赵海鑫 游勇 姚令侃 张广泽 王栋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中铁二院成都地勘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 
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会产生爬高是泥石流运动的显著特征,泥石流最大爬高计算是泥石流防护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探究泥石流最大爬高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原有理论公式的不足,使用泥石流表面流速对最大爬高计算公式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泥石流停淤工程应用现状与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4年 第3期22卷 12-19页
作者:赵万玉 游勇 陈晓清 杨东旭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成都611734 
泥石流综合防治体系主要由稳固、拦挡、排导和停淤工程组成,其中停淤工程发挥重要的减灾作用。在查阅国内外泥石流停淤工程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已建的停淤工程开展野外调查,总结停淤工程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藏公路冷曲河段工程地质评价与分区
收藏 引用
山地学报》2017年 第1期35卷 57-67页
作者:杨伟 崔鹏 邹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川藏公路冷曲河段工程地质条件差,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公路改扩建工程。深入系统地认识冷曲河廊道工程地质条件是保障工程建设和交通安全的科学基础。本文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工程地质条件的差异进行了定性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泥沙来源示踪的δ^(13)C技术
收藏 引用
山地学报》2015年 第5期33卷 521-527页
作者:高进长 朱虹 龙翼 张信宝 朱波 唐强 刘秀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四川省电力设计院四川成都61007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在2010年和2011年,采集长江上游川中丘陵区万安沟小流域塘库沉积泥沙、河床沉积泥沙、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层土壤,应用δ13C技术研究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泥沙来源。结果表明:森林坡地、弃耕坡地和耕种梯田的表层土壤δ13C值分别是-26...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