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141-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1960年以来藏东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2023年 第2期42卷 344-358页
作者:李朝月 崔鹏 郝建盛 张国涛 王姣 贾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巴基斯坦伊斯兰堡45320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利用1960年以来藏东南地区27个气象站逐日的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线性倾向率法、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极端气候指数等方法,研究藏东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藏东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年最低气温和年最高气温均呈明显的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叶尔羌河流域绿洲蒸散量的遥感估算
收藏 引用
《干旱区研究2012年 第3期29卷 479-486页
作者:杨红娟 丛振涛 赵岩 陈俊鹏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喀什叶尔羌河勘测设计院新疆莎车844700 
以谐波法与双源遥感蒸散模型TSEB的耦合算法为基础,将模型反演的瞬时潜热通量扩展到日、月、年等时间尺度,并应用于新疆叶尔羌河流域绿洲。利用MODIS数据,结合地面气象资料,模拟分析了叶尔羌河绿洲2007年耗水的年内过程、区域分布以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正交设计的滑坡土体振后残余强度分析
收藏 引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 第3期47卷 374-378页
作者:苏立君 刘文静 刘超 徐兴倩中国科学院大学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昆明650201 
地震滑坡次生灾害给我国西南山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对扰动条件下的滑坡岩土体变形破坏特征和残余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振动参数对残余土体强度影响排序方面更是未形成有效参考资料。基于内动三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12年9月7日彝良地震震害调查及救灾车辆荷载研究
收藏 引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 第6期33卷 122-130页
作者:翟敏刚 贺鹏 葛胜锦 潘长平 王东坡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75 陕西省公路交通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75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通过彝良地震震害实地调研,在归纳总结震害主要形式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路网灾害形成的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处置措施。依据实地车流量统计数据,综合考虑抗震救灾需的车辆类型,车间距,车型比例等参数,采用Monte-Carlo法生成彝良至洛泽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渗透注浆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年 第S1期43卷 67-72页
作者:杨志全 侯克鹏 郭婷婷 马秋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51 
结合宾汉姆流体的流变方程与流体粘度的时变性特性,建立了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流变方程与渗流运动方程,并在一些假设的基础上,推导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球形及柱形渗透注浆机理,通过设计两组内注浆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试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9·07”彝良地震诱发次生山地灾害调查及减灾建议
收藏 引用
山地学报》2013年 第1期31卷 101-107页
作者:王东坡 何思明 葛胜锦 潘长平 翟敏刚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75 陕西省公路交通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 
2012年"9·07"彝良地震诱发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包括崩塌、滚石、滑坡、泥石流等。其中,崩塌、滚石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房屋损毁,也阻塞了救援道路,严重延缓了救援进度。且由于地震及余震多次往复作用,造成大分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中文文献计量分析的生态清洁小流域研究现状及趋势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学报》2021年 第3期37卷 676-685页
作者:郑晓岚 宋娇 程华 鲍玉海 杨玲 李进林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01331 山东省邹平市水利局山东邹平256200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流域健康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关于其治理思路和技术途径等已有众多研究和实践,但是对于研究成果的系统性梳理与分析较为欠缺。本文基于文献调研,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生态清洁小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极限分析的承重阻滑桩设计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灾害学》2013年 第4期28卷 188-192页
作者:王娟 何思明 郝磊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高陡边坡上的桥梁桩基(承重阻滑桩)具有承重与阻滑双重功能,其受力特性和变形特征比普通抗滑桩或竖向荷载桩复杂,采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在假设滑面为通过坡趾下端的对数螺旋曲线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荷载组合条件下加固边坡稳定性与承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藏公路朗嘎村冲沟型泥石流形成演化机制与防治模式
收藏 引用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 第6期49卷 739-750页
作者:宋亚兵 贺拿 胡桂胜 王涛 倪化勇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43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西宁810016 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矿工艺研究所成都611734 
以川藏公路朗嘎村崩滑型冲沟泥石流为例,采用野外勘查、遥感解译、内试验和模型计算等方法,分析泥石流运动特征与形成演化过程,提出该类泥石流的防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朗嘎村冲沟泥石流是小规模降雨型高频黏性泥石流沟,此次泥石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川省金川县城区红桥沟、蔡家沟泥石流及其防治
收藏 引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年 第4期19卷 7-12页
作者:游勇 柳金峰 谢洪 陈晓清 吕娟 张金山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红桥沟、蔡家沟为大渡河上游(大金川)右岸的一级支沟,位于四川省金川县城区,曾多次发生过严重的泥石流灾害,直接威胁金川县城的安全。这两条沟的泥石流均为粘性泥石流,重度为2.10—2.25t/m^3,具有松散固体物质以表层滑塌及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