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151-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一种新型装配式结构柱柱节点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20年 第2期46卷 57-62页
作者:刘俊英 朱成 陈容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为了对装配式柱构件节点的抗剪性能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以锚栓连接和套筒连接为例介绍了柱节点的设计原则及其构造,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柱节点并介绍了其设计制作过程。为了对其抗剪性能进行研究,本文分别设计了4组试件,利用10000 kN电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干热河谷冲沟沟头跌水消能减蚀措施效益试验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2020年 第7期 32-35,I0001页
作者:张宝军 吴汉 熊东红 袁勇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沟头是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区冲沟发育最为活跃的位,具有“跌坎陡立、地形落差大、跌水能量大、径流冲刷剧烈”等特征。研究如何有效消减沟头跌水能量、减少侵蚀产沙,是干热河谷区开展活跃沟头治理的关键。通过多种处理下的消能试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区天然气管道-滑坡体系下花管微型桩与螺纹微型桩支护性能对比试验
收藏 引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3年 第2期34卷 120-131页
作者:高建章 方迎潮 王学军 葛华 沈茂丁 梁栋 孟建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廊坊065000 
山区天然气管道工程难免会遭遇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影响,这给穿越滑坡区域的沿线管道的安全运营造成严重威胁。文章以中贵天然气管道K558+700滑坡为工程背景,通过内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对比花管微型桩与螺纹微型桩两种新型支挡结构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块石颗粒形状对碎石土渗流特性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 第3期44卷 316-320页
作者:韩培锋 孔纪名 田述军 樊晓一 胡升伟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72 
碎石土是由不同形状的块石颗粒组成,块石颗粒形状不仅会影响碎石土内的细观结构,也会影响其渗流特性.基于碎石土细观结构模型,将不同形状的块石颗粒简化为圆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分析块石形状对碎石土的渗流特性影响.发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泥石流排导槽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收藏 引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年 第2期21卷 1-7页
作者:高全 陈晓清 赵万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泥石流是我国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在5.12汶川地震后表现得尤为突出。排导槽作为一种结构简单、经济适用的防护措施在泥石流的防治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泥石流排导槽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比较全衬砌槽和软基消能型槽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川汶川七盘沟“7·11”泥石流破坏建筑物的特征与力学模型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环境学报》2014年 第2期36卷 81-91页
作者:曾超 崔鹏 葛永刚 张建强 雷雨 严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2013年7月11日,四川省汶川县威州镇七盘沟暴发大规模泥石流。通过实地调查和测量,获取了98份建筑物破坏样本。泥石流中大石块、漂木和生活废弃物是参与破坏的主要介质;建筑物长轴方向与流向垂直时,更易遭受破坏;而长轴方向与流向平行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5·12地震后灾区泥石流危险度增加系数评价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2010年 第5期30卷 96-100页
作者:沈兴菊 张金山 王士革 谢洪 魏军林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省金科成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5.12地震不仅直接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而且降低流域内岩土体的强度,使其更易于受到侵蚀,从而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丰富的固体物质。灾区震后泥石流活动频繁,并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泥石流沟的危险度评价是进行灾后重建的必要条件。选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初始渗流场对渣土场边坡降雨入渗特征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2021年 第2期43卷 1-9页
作者:李丞 蔡立明 张伟锋 侯建香 董凯 苏立君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101 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北京100854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127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渣土场是容纳弃土和弃渣的主要场,由于堆填材料和压实方法的差异性,研究初始渗流场对计算渣土场边坡的降雨入渗特征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以深圳市九窝渣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运用非饱和渗流原理和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建立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区道路泥石流减灾问题与对策
收藏 引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年 第4期19卷 1-6页
作者:崔鹏 林勇明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山区道路泥石流防治的特点与需求,认为山区道路潜在泥石流的判识与预测、泥石流对线路展布的制约、泥石流对道路工程设计的影响等是山区道路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山区建设中应研究潜在泥石流的判识方法、发展山区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表土的可蚀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2019年 第3期39卷 7-11,18页
作者:徐文秀 韦杰 李进林 鲍玉海 李沙沙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01331 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目的]揭示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表土可蚀性特征,为水土保持措施空间配置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方法]以无措施坡耕地为对照,选取紫色土区埂坎、水平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土测试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含量,利用EPIC(environmental policy-i...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