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滚石坡面法向冲击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2011年 第6期28卷 118-124页
作者:何思明 沈均 罗渝 吴永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 
滚石灾害是5.12地震诱发的主要次生山地灾害之一,因具有随机和不可预见性,成为灾后重建中地质灾害防治的难点。滚石防治的核心问题是解析滚石对坡面的冲击响应,由于冲击过程历时短、变形大和能量转换复杂,通过传统理论分析方法分析较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颗粒物质冲击损伤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2016年 第23期35卷 100-105页
作者:何思明 廖祖伟 刘威 闫帅星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101 成都军区工程科研设计院昆明650031 
在离散元(DEM)模拟过程中,颗粒物质的接触刚度对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而构成颗粒物质的材料本身存在大量的微观缺陷,由于在颗粒物质运动过程中反复冲击接触作用,必然导致颗粒物质内微观缺陷的扩展和融合,使得颗粒物质的物理力学性质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高切坡超前支护桩的作用机制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年 第6期43卷 79-84页
作者:何思明 罗渝 何尽川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四川成都610081 
高切坡超前支护桩能有效地抑制边坡的变形,确保开挖边坡的稳定性。但常规钢筋混凝土超前支护桩的刚度大,导致施加在桩体上的土压力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在超前支护桩体靠山侧设置一层EPS垫层材料以降低超前支护桩与变形坡体之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前支护桩加固高切坡的静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预测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 第5期42卷 127-133页
作者:何思明 张晓曦 欧阳朝军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在西山区的城镇化建设中,常因土地资源稀缺而不得不利用坡地资源。然而如果不当切坡,就可能引发其失稳滑塌,给工程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为此,以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为手段,分析了不同切坡方式和不同土体抗剪强度对高切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条形基础荷载对边坡稳定性影响与加固研究
收藏 引用
《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 第12期33卷 1980-1986页
作者:何思明 张晓曦 欧阳朝军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西山区土地资源贫乏,为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经常在边坡上修筑各类建筑物与构筑物,由于基础荷载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荷载过大甚至会引起滑坡,造成生命与财产的重大危害。对此,以坡顶条形基础荷载作用于边坡稳定性为研究模型,应用M-C...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结构体控制堰塞湖溃决洪峰的试验与设计
收藏 引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 第2期46卷 228-234页
作者:陈晓清 赵万玉 高全 贾世涛 朱兴华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为检验人工结构体对堰塞湖溃决洪峰流量的调控作用,进行了内水槽模型试验.试验主要针对四面体实体结构、四面体实体结构串、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和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串.试验结果表明:抛投人工结构体对堰塞湖溃决后期洪峰流量的控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泥石流窗口坝闭塞类型及其临界条件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年 第2期35卷 256-262页
作者:赵彦波 游勇 柳金峰 林雪平 刘曙亮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窗口坝是泥石流拦挡坝常用类型之一,其设计仍以设计者的经验和水工设计方法为主,尚缺乏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窗口坝设计时如何选择合理的开口尺寸、数量,使其达到良好的拦砂效果,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实验对窗口坝拦截不同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震后泥石流沟松散物质量与最大冲出总量的关系
收藏 引用
《自然灾害学报》2013年 第6期22卷 76-84页
作者:马超 胡凯衡 田密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泥石流最大冲出总量是泥石流防灾减灾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汶川地震后泥石流物源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灾害活动频率增高,暴发点多,规模增大,现有公式难以准确估算震后泥石流最大冲出总量。对灾区的44条泥石流沟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黏性泥石流拦沙坝受力及稳定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2018年 第5期35卷 635-644页
作者:孙昊 游勇 柳金峰 林雪平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拦沙坝是泥石流防治中最常见和最有效的工程措施,稳定性计算是拦沙坝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分。在拦沙坝荷载组合与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推导空库工况和半库工况黏性泥石流过流时坝体稳定性系数的表达式,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坝体稳定性的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泥石流冲击力测量系统与反演方法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环境学报》2021年 第6期43卷 1009-1017页
作者:夏曼玉 张少杰 杨红娟 杨超平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目前水槽实验一般采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测量泥石流冲击力,这种传统测量模式的电信号易受电线阻抗效应的影响,且没有考虑测量装置受冲击变形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技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