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2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翼身融合布局平面参数对变弯度减阻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5年 第2期51卷 525-545页
作者:王雨桐 刘悦 王浩 杨体浩 刘红阳 周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绵阳621000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西安710072 
变弯度技术能提升飞行器气动性能,与翼身融合(BWB)布局相结合可进一步增强其气动优势。但无尾BWB仅靠后缘舵面配平,纵向力臂短,配平阻力惩罚大,因此进行BWB后缘变弯度设计时需充分考虑配平阻力损失。针对无尾BWB,考虑平面参数对后缘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翼型反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航空动力学报》2025年 第1期40卷 285-292页
作者:王超杰 何磊 李川 钱炜祺 黄友翔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成都610065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四川绵阳621000 
为了简化翼型反设计的过程,基于注意力机制设计了一个端到端的,应用于翼型反设计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可以学习到翼型曲线和压力分布之间的联系,直接输入压力分布图像就可以得到与之对应的翼型图像。生成了6561组样本,其中6000组样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飞行条件下CMC材料细观热响应特性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2025年 第3期46卷 269-280页
作者:王偲琛 张超 蔡兴考 杨肖峰 肖光明 杜雁霞空天飞行空气动力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绵阳621000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绵阳621000 
耐高温防热结构性能评估与设计是保障高速飞行器热安全的重要前提,精确预测真实飞行条件下防热结构非稳态热响应特性至关重要。以典型陶瓷基复合防热结构(CMC)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有限体积法(FVM)和有限差分法(FDM)开展了飞行器前缘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虑周期性溢流水边界的三维热气防冰系统表面温度计算
收藏 引用
气动研究与试验》2025年 第1期3卷 16-23页
作者:黄平 卜雪琴 李伟斌 曾腾辉 王柳 林贵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四川绵阳621000 航空工业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74 
热气防冰系统表面温度是衡量防冰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松散耦合计算热气防冰系统表面温度,在机翼防冰热载荷和防冰腔内部对流换热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机翼蒙皮表面的内外耦合传热过程,得到机翼防冰区域的温度和溢流水分布。提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马赫数内埋武器舱被动流动控制措施
收藏 引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3年 第11期49卷 2913-2920页
作者:张培红 陈洪杨 张杰 罗磊 周方奇 贾洪印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绵阳621000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绵阳621002 
高马赫数(Ma>2)武器舱剪切层更强、更稳定,其噪声产生机制与通常的亚、跨、超声速武器舱流动不同,导致用来抑制空腔噪声的流动控制措施也不同。分别采用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2种手段,研究了圆柱形机身和马赫数对空腔流动特性的影响,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鲁棒特征结构配置的飞行器姿态角控制
收藏 引用
《控制与决策》2019年 第10期34卷 2256-2262页
作者:陈海 何开锋 钱炜祺 郑凤麒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针对传统特征结构配置方法鲁棒性不强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L1自适应补偿器的鲁棒特征结构配置方法.将总控制器分成特征结构配置控制器和L1自适应补偿器,前者用于保证系统稳定和满足性能指标,后者用于抵消系统中的不确定性;给出各控制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适用于任意网格的大规模并行CFD计算框架PHengLEI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学报》2019年 第11期42卷 2368-2383页
作者:赵钟 张来平 何磊 何先耀 郭永恒 徐庆新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针对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大规模并行计算的需要,我们设计了适用于任意网格类型的并行计算框架风雷(PHengLEI)软件,同时支持结构网格、非结构网格和重叠网格.为了实现并行通信与网格类型无关且与物理求解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带鼓包的背负式大S弯进气道流场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
收藏 引用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9年 第3期37卷 572-579页
作者:贾洪印 周桂宇 唐静 吴晓军 马明生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背负式进气口结合大S弯内管道的进气系统设计方案,由于其良好的隐身特性,在各类作战飞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自主开发的大规模并行流场解算器,对某带鼓包的背负式大S弯进气道流场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进行了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首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超声速飞行器并行子空间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 第4期25卷 912-917页
作者:车竞 王文正 何开锋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绵阳62100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生成初始数据库,建立二次多项式响应面近似模型,以最大巡航距离为设计目标,机体/推进一体化外形参数和巡航弹道参数为设计变量,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进行了多约束多学科的并行子空间优化设计.优化设计获得了多学科融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任意多项式中弧线的单级高效率风扇设计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2017年 第5期38卷 135-146页
作者:邱名 郝颜 范召林 江雄 陈逖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绵阳621000 
为了在压气机通流设计阶段考虑叶片弯掠效应,开发了基于流线曲率法的通流设计程序,提出一种基于四次多项式的任意中弧线叶片造型方法,并推导了任意回转面上的中弧线表达式。以此方法为基础,采用通流设计与叶片造型相互迭代的方式开展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