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
4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写作训练思想——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中国现当代艺术史实验教学报告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7年 第3期 55-57页
作者:蓝庆伟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2005年9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开设了“中国现当代艺术史”课程,授课老师为吕澎。授课对象是美术史论2003、2004级学生。到目前为止,吕澎所讲授的课程包括“中国现当代艺术史”(2005—2006学年第一、二学期专业课)、“二十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当代艺术的萌芽——以张晓刚早期艺术思想及其表现手法为例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6年 第5期 121-133页
作者:吕澎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 
太多的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缺乏细致的历史认识,仅仅是通过风格、语言以及时间进行简单的分类。但事实上,在摆脱"文革"艺术到产生"八五现代美术运动"之间,充满着复杂的艺术问题。1979年开始的"伤痕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精神科学”与“文化科学”语境中的视觉模式——沃尔夫林、沃林格艺术史学思想中的若干问题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9年 第3期 124-135页
作者:张坚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 
本文旨在分析沃尔夫林、沃林格艺术史学思想与历史哲学思潮中的"精神科学"和"文化科学"之关联,侧重于从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沃尔夫林从早期拟人化移情形式观念向视觉模式的艺术史的转换,经由相关的学院体制建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艺术史的分期意识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 第1期 161-169页
作者:丁宁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 
恰如美国艺术史学者库布勒(George Kubler)在其《时间的形状》一书中所认定的那样,艺术史学者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描绘时间,他是注定要探索和勾勒时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德意志“历史主义”与形式的“艺术史科学”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7年 第12期 127-137页
作者:张坚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近代以来美术史观念的演进,思考"历史主义"、历史哲学与"艺术史学科",以及艺术风格史叙事模式等相关问题,分析其中的价值和相对局限性。同时指出:近代"艺术史科学"的基础学术理念和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上下文中的“美术”和“美术革命”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7年 第9期 114-125页
作者:吕澎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 
中文"美术"一词具有复杂的性质与表述上的差异,在讨论中使用这样的词汇需要谨慎,没有对"美术"这个词的历史上下文给予了解,使用它将面临风险。事实上,"美术"是一个借用的外来词,"美术革命"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溪山清远”的当代含义——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史书写的语境问题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1年 第12期 100-108页
作者:吕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在艺术史研究中,语境分析是一个常识。可是,分析与写作中国艺术史尤其是当代艺术史的语境究竟是什么?时至今日,在不同关于中国近百年美术史特别是1979年以来的中国新艺术的历史写作中,本体论阐释或者形式分析仍然是美术史写作的主流,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风格史:文化“普遍史”的隐喻——温克尔曼与启蒙时代的历史观念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6年 第5期 123-134页
作者:张坚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温克尔曼风格史观念与启蒙时代理性主义史学有密切关。以伏尔泰、孟德斯鸠、维柯、卢梭为代表的历史学家,试图通过编撰包罗万象的文化“普遍史”,揭示人类理性演进的轨迹。温克尔曼深受理性主义史学思潮影响,不过,他把研究注意力放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重视野与美术史学史的写作模式——评邵宏《美术史的观念》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6年 第9期 140-147页
作者:葛加锋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美术史界逐渐形成了以“艺术的终结”、“艺术史的终结”为主题的讨论。讨论凸显了对美术史研究以20世纪前期确立起的格局和方法的程式化、体制化的不满,认为其缺乏对相关人文学科的发展态势的积极回应和有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写实主义的概念与历史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6年 第7期 108-118页
作者:曹意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本文探讨了绘画中的“写实主义”观念,试图将作为观念与作为历史上的艺术运动的“写实主义”区分开来进行理解。前者包括写实的哲学悖论、写实与人类制像的本能、写实作为激活艺术的源泉,而后者涉及写实主义的历史概念、写实主义与历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