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196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历史的批判与批判的历史——由“重写音乐史”引发的几点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学》2004年 第1期 24-31页
作者:冯长春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27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重写音乐史”的话题,从对“重写”概念的理解、音乐史学观的反思与定位以及音乐史写作的个性化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看法,认为音乐史的重写是历史的必然,史书的写作是在历史的批判中构筑批判的历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国时期京剧流派文献史料研究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08年 第3期29卷 33-40页
作者:王萍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级博士生 
民国时期京剧流派研究呈现出以流派代表人物为核心的向四个研究向度展开的总体特点。即个案研究、综合性研究、史料辑录、剧目选编。作为流派意识自觉的产物,民国时期流派研究不仅推动了历史语境下相关理论的深化与发展,而且对流派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共同文化视阈下国产电影的中国梦构建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8年 第1期 104-106页
作者:刘一瑾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级博士后100029 
中国梦不仅是全民族共同的梦想,也是中华民族每位成员的日常体验所构建起的整体性共同文化构想。“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是普通人的H常经验。”这种“整体”是日常生活与文化、艺术的整体。作为共同文化的中国梦,其存在正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消费语境下的中国电影:从历史到当下——第24期“中国电影学博士论坛”综述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7年 第8期 161-163页
作者:史力竹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100027 
2017年6月29日,由《当代电影》杂志社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共同承办的第24期“中国电影学博士论坛”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自20世纪20年代起,电影成为主要的都市娱乐消费活动,电影的生产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明月到联华——黎锦晖流行歌舞的现代性价值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6年 第4期 102-107页
作者:刘璐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100029 
本文以黎锦晖所创办的明月社为切入点,通过对黎锦晖其人与他创办的明月社的考察,到后来与联华影业公司的结合为主要论述主体,逐步梳理论述中国早期电影音乐歌舞元素的发展,旨在把握中国早期电影音乐歌舞元素的滥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质沿古意 文变今情——就郭味蕖先生的艺术之路访郭怡琮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8年 第6期 35-38页
作者:王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 
中国有"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古谚,说明国人重视"名声"之普遍、认识"名声"之深刻,同时也表明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名声是通过言行与历史来实现的——这里面就蕴含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观。如此看来,美术家的名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作主体的自我尊重与影像表达形式的探讨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07年 第4期 119-121页
作者:孙承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级博士生*** 
对于艺术电影,就其绝对划分标准来说或许难以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并不是否认艺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客观存在,而是因为艺术电影与其他商业化影片之间确实存在着某些无法割裂的重合和交叠。我们可以就某一部影片的属性特征来商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化电影:两极震荡间求平衡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07年 第2期 148-149页
作者:潘源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100029 
电影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任何一次电影技术革新都会成为一种内驱力,推动电影艺术产生某种质的飞跃。然而,每次电影技术革命于兴起之初,往往给电影制作业和电影理论界造成震荡性冲击,并激起两极化震荡波。技术运用从稚拙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时代的大片思维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07年 第2期 155-156页
作者:李杨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100029 
中国数字技术进入影视制作比美国晚不到十年,而成为电影业界关注和导演艺术追求的焦点则不过刚刚起步于本世纪初。《英雄》中李连杰的剑穿水珠,《天下无贼》中刘德华用玻璃杯剥鸡蛋壳,都昭示数字化技术在中国电影的兴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俄罗斯导演索库洛夫 主持人导语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02年 第5期 58-60页
作者:李小蒸 李芝芳 安东·伊万诺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