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室"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守护中华精神家园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论坛”学术综述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7年 第10期 165-168页
作者:申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室 
2017年5月12日,经文化部批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办公和深圳报业集团共同主办,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承办的"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书装艺术的闪光轨迹——读《新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精萃》
收藏 引用
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 第8期25卷 43-45页
作者:翟墨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研究室 
打开刚刚问世的精美画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委员会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高雅醇厚的美感扑面而来:那移步换影的图像、彩页轻逐的絮语、飘浮萦绕的墨香、诱人品咂的意欲、耐人抚触的纸质,将视、听、嗅、味、触五官五觉有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陆川电影的风格创造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5年 第8期 109-116页
作者:潘源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室 
电影导演陆川在十余年的电影创作中,以独具特色的风格享誉海内外。陆川影片的叙事策略、造型语言、风格特色及创作理念,在求索中创新、积淀中腾跃,将综合化与个性化结合起来,沿着当代整体综合美学的方向,在市场化大潮中探求一条有别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契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筑艺术启示录
收藏 引用
《美术》1991年 第10期 60-62,67-73页
作者:萧默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室 
在1984年亚奥理事会上,中国代表团的一件“秘密武器”,对于最终确定以北京为第十一届亚运会会址起了一锤定音的作用,那就是一套“北京名胜”电视片。那壮丽的紫禁城、肃穆的天坛、雄奇的长城和明艳的颐和园,一定给各国理事留下了深刻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陆明君作品
收藏 引用
《大学书法》2022年 第2期 112-113页
作者:陆明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研究室 中国书法家协会 西泠印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读不读时尚?
收藏 引用
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 第8期25卷 45-46页
作者:朽木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研究室 
毫无疑问,今天的社会,某种程度上已是个时尚社会.时尚,无孔不入地进入了这个社会各个阶层人的眼帘,你不能永远闭上眼睛视而不见,也不能永远游离其外,每个人都在这个时尚时代中生活着.你的家是装修过的,你穿的是"鳄鱼",有的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泉靠情掘——读沈秋伟诗集《秋水南浔》有感
收藏 引用
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 第8期25卷 47-48页
作者:张国擎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研究室 
南浔,这个在徐迟与我的笔下都以50万言以上的长篇讴歌过的江南古镇,近来因为被世界文化遗产收入备忘录,特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久违的历史陈卷终于打开,人们对中国发生在明末清初的资本主义萌芽,及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变革时代的往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史”当代书写与“生活美学”建构——兼论刘悦笛新著《世界又平又美》
收藏 引用
《上海文化》2016年 第4期 113-117,124页
作者:李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室 
以西方为中心的传统艺术史书写范式,愈发难以适应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艺术发展现实,其势必被更具广泛意义的"全球艺术史"所替代。刘悦笛的新著《世界又平又美》,以一种全球性的广阔视野尝试进行"艺术史"的当代建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时代”的文艺生产与审美接受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 第4期 138-143页
作者:李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29 
"微时代"的独特文化表征不仅指向社会政治生态、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的"微"转型,亦体现于个体认知方式与价值观念的重塑,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与接受过程的全面革新。数字媒介技术主导的"微时代",关于&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使命意识与批评的感性投入——论成仿吾文学批评的个性特征
收藏 引用
《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 第6期 76-81页
作者:丁亚平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文艺研究室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许多个性鲜明的批评家。他们具有独属自己的批评话语与批评方式。检视由这些非常活跃而又独具个性风格的批评家组成的现代批评发展进程,便不难发现,批评家对批评话语和语言形式的选择,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