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29"
219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试论微电影传播渠道的创新及完善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15年 第23期 7-9页
作者:何世剑 秦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微电影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文化产业载体,在落实文化产业"倍增"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微电影若要有大发展,必须在传播渠道上予以完善及创新,可采用扩展微信为微电影新媒体传播渠道;增强手机APP等移动终端渠道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民俗视野下的态建筑设计——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为例
收藏 引用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3期14卷 29-34页
作者:汪晓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分布于闽西南一带的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人结合当地的地形山势、融合家族凝聚思想、防御外敌侵略而形成的一种独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从民俗学的角度分析客家民俗成的态性本原、建筑选址的风俗所包涵的态理念、客家人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畲族祖图长卷艺术价值初探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 第1期4卷 217-225页
作者:蓝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畲族祖图是畲族百姓举行"学师"祭祖和"做功德"等宗教仪式时必备的彩绘图像系列,包括畲族祖图长卷以及各种神像图系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悬挂于特定的位置,各有各的功用。畲族祖图长卷,俗称长联,是以图像形式演绎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美国三十年代联邦戏剧的创新与局限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2016年 第1期9卷 68-76页
作者:李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艺术领域更是首当其冲。为拯救艺术的发展,联邦政府设立了艺术类国家工程:联邦艺术项目。在联邦艺术项目中,联邦戏剧项目成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同时也最具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聊斋志异》中“墙”的艺术意象浅析
收藏 引用
《蒲松龄研究2023年 第4期 41-48页
作者:王小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构建自己的文学宇宙,让主人公人间冥界、现实幻境自由穿梭,为此他在小说的行文构思中使用了多种“道具”,助力主人公物理空间的“瞬移”,以完成独树一帜的艺术表现。在各种频繁出现的“道具”中,“墙”作为文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艺术中“青蛇”形象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戏曲》2020年 第2期 264-283页
作者:张雪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青蛇是白蛇传说的主要角色之一,从附庸白蛇到拥有独立的审美品格,青蛇形象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演化和再创造过程,今天所知青蛇形象所附的相关作品主要有:话本《西湖三塔记》,杂剧《西湖三塔记》,陈六龙的《雷峰》,拟话本《白娘子永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戏曲艺术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与传播策略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林》2021年 第1期 113-122页
作者:余国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戏曲艺术的发展与传播问题一直是戏曲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当前,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融合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多元娱乐对戏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戏曲发展的困境进一步凸显。因此,在融媒体时代,古老的戏曲艺术如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艺术的“大通”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 第2期29卷 48-53页
作者:李心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北京100029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有机整体主义宇宙观,为中华传统美学和艺术提供了哲学基础,使中华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形成了一种核心的观念与精神。这就是美学与艺术中与整个中华古典文化一脉相承的"通"或"大通"的观念与精神。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炉不香:宋代文人焚香炉的美学意蕴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2023年 第2期16卷 76-86,115页
作者:向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香炉是宋代文人香事活动的物态表征,诗画作品中的香炉意象则是今人遥想古人焚香盛景的审美凭借。宋代文人焚香所选用的炉具,既保持着汉魏以降的香事传统印记,也在自身文化意趣影响下呈现诸多新的审美特征。据诗画艺术观,宋代文人焚香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琴打谱之谱本选择及源流辨析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年 第3期 1-10页
作者:章华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存见有谱的琴曲,同一琴曲可有多种不同谱本的流传,同一琴谱也有不同的写本与刻本。因而,在择定打谱琴曲后,需要运用版本学的方法,对琴谱不同的写本与刻本进行甄别,鉴定琴谱的版本类型,进而分析、研究该琴曲所据各谱本的指法特点、传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