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29"
219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视图:
排序:
罗伯特·莱顿的《艺术人类学》:学术价值与理论拓展--当代艺术人类学论坛第24期综述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学报》2021年 第4期18卷 142-147页
作者:向芳 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北京100029 
英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莱顿因其40年前所著《艺术人类学》一书而蜚誉全球,并在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领域产深远影响。此前,该书已有两版中译本,均为国内学者了解艺术人类学提供了重要参考,启蒙并引导大批学者在理论实践中探索中国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朝帝陵神道两侧瑞兽石雕的空间表达
收藏 引用
《美术文献》2024年 第6期212卷 35-37页
作者:杨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文章主要探讨南朝帝陵神道两侧瑞兽石雕的空间表达形式,分析它在古代陵墓雕塑中的重要地位。研究通过对石雕空间表达的分析,揭示了环境空间对石雕设计、摆放和视觉效果的深远影响,表明这些瑞兽石雕通过疏密有致、变化丰富的布局形式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乐·人·文化的互动——读约翰·布莱金的《人的音乐性》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0年 第A01期26卷 313-315页
作者:肖文礼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赣州341000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2007年5月,民族音乐学家约翰.布莱金"How Musical Is Man"中译本——《人的音乐性》得以面世,在中国的民族音乐学理论发展中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笔者撷取阅读此书的启示与感想,呈现于读者,愿好书与大家分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代琴人的社会构成与群体划分
收藏 引用
《天津音乐学学报》2010年 第3期 81-88,126页
作者:吴安宇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本文尝试从社会学视角来讨论清代琴人群体的构成与划分。清代琴人并非个个皆为修身怡情而弹琴,种种史料表明清代已然存在部分以琴为存手段的职业或半职业琴人。因此,结合琴人的功名学衔、家世资产、存手段等史料来判断琴人的存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体验·展示·实践·师资·专业——非遗进校园范式研究的五重分析
收藏 引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22年 第1期15卷 278-294页
作者:李林 谭雪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非遗进校园实践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的深入,一系列优秀案例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为非遗进校园理论研究提供支撑。在非遗进校园的过程中,应当认识到其在校园美育建设、非遗项目传承方式的创新探索以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悲情的神衹——中国神话中的“献祭”原型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 第2期2卷 41-46页
作者:张之薇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神话,作为人类精神的原始表象,投射着原始初民的集体意识。但是就是在上古这种超个体的心理基础下往往潜伏着神秘的"原型",并且绵延人类历史至今依旧左右着人类的心灵、经验以及行为。对原型的探究就是对人类文明史的探究,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批评对象的转变:从“四要素”到“艺术界”
收藏 引用
《石家庄学学报》2022年 第1期24卷 153-157页
作者:王天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四要素”文论批评模型以“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传统”为主要讨论对象,同时也成为分析各种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的主要趋向。然而,所有的批评家、理论流派不可能对这四种要素同等重视。艺术从自律、他律走向通律性的过程,也是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早期虚拟现实艺术家查尔·戴维斯的创新探索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24年 第12期37卷 22-24页
作者:石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目的:文章通过查尔·戴维斯的个案研究,揭示早期虚拟现实艺术家如何应用当时的技术工具创作出全新形式的艺术作品,评估其人文价值和社会影响,探讨科技与艺术的互动关系。方法:文章以查尔·戴维斯的两件虚拟现实艺术代表作为基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识杨荫浏的基督教音乐实践观——对《圣歌与圣乐》中杨荫浏16篇文论的择评
收藏 引用
艺术探索》2008年 第6期22卷 57-64页
作者:林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由刘廷芳、杨荫浏担任主编的《圣歌与圣乐》是民国时期《真理与命》中的音乐专栏,属讨论教会圣歌与音乐的刊物。共出刊14期的《圣歌与圣乐》包含了33篇文章,其中由杨荫浏独立及与他人合作撰写、翻译的共有16篇,这些文论主要围绕当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电影中的道具艺术
收藏 引用
《新闻传播》2017年 第1期 39-40页
作者:崔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电影是一门融合了文学、音乐、摄影、美术、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电影道具在叙事手段上作为一种补充手段贯穿于影片的整体结构中,对故事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刻画以及电影主题的寓意表现发挥着妙不可言的作用,以至于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