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上海人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2014年 第1期 219-225页
作者:秋雨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 
近代以来,上海人一直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落。他们有许多心照不宣的生活秩序和心理规则,说得好听一点,可以称之为“上海文明”。一个外地人到上海,不管在公共汽车上,在商店里,还是在街道间,很快就会被辨认出来,主要不是由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秋雨笔墨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17年 第4期 66-68页
作者:秋雨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三十年前,山河重醒。山河之醒,先醒人颜,复醒道路,三醒古迹。人颜之醒,醒其生机;道路之醒,醒其脉力;古迹之醒,醒其尊严。忆其时也,九州大地,由躁而静,由浮而定,由浪而敬。阡陌之间,渐有人群访故寻迹,补残修颓。若见古碑,则分外尊崇。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夜雨诗意
收藏 引用
《考试(高考文科版)》2014年 第11期 60-61页
作者:秋雨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早年为了学写古诗,曾买过一部线装本的《诗韵合壁》,一函共6册,字体很小,内容很多。除了供查诗韵外,它还把各种物象、各种情景、各种心绪分门别类,纂集历代相关诗句,成了一部颇为齐全的诗歌词典。过去文人要应急写诗时,查一查,套一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笔墨纪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17年 第4期 69-73页
作者:秋雨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一笔墨是用来书写历史的,但它自己也有历史。我一再想,中国文化千变万化,中国文人千奇百怪,却都有一个共同的载体,那就是笔墨。这笔墨肯定是人类奇迹。一片黑黝黝的流动线条,既实用,又审美,既具体,又抽象,居然把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族群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