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所"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艺术到文化——理查德·L.安德森《艺术人类导论》导读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23年 第1期170卷 159-168页
作者:庄振富 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 
理查德·L.安德森的《艺术人类导论》(1)是一部材料丰富、理论视野宽广的著作,是跨文化研究的典范。该书以西方社会为参照,主要就文化发展相对简单的小型社会的艺术展开分析与论证。与偏重艺术的视觉形式不同,艺术的文化意义一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人类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22年 第4期167卷 153-168页
作者:王永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 
艺术人类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艺术交叉科。西方艺术人类经历了从殖民统治时期对遥远异域社会土著部落艺术的关注、对博物馆艺术藏品的研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向实证研究的转型过程。从“坐在摇椅上”的人类研究再到深入田野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理解为方法:论狄尔泰的精神科理论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22年 第2期 50-64页
作者:黄雨伦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 
在科主义的影响下,一种知识合法性焦虑弥漫于19世纪。狄尔泰反对实证主义者将自然科范式移植到精神科中的做法,捍卫精神科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自律。在认识论上,通过借鉴康德的先验观念论,狄尔泰拆解实证主义声称的客观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报(哲社会科版)》2023年 第2期45卷 125-130页
作者:刘先福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北京100012 
民俗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在实践中带有较强的功能性,之以能获得持久传承的动力,就在于认同表达的核心指向。艺术生产与消费两端主体的连接成为文化认同的一次有效表达,双方达成的共识看似受到了生活传统的约束,实则借助民俗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舞入画:从《千里江山图》到《只此青绿》的跨媒介探索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报》2022年 第5期 8-13页
作者:王一楠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北京100010 
经过对《千里江山图》跨媒介的编创与再造,《只此青绿》探索了舞蹈与绘画相融合的艺术语言,呼应着中国古典美的核心旨归。《只此青绿》的诞生离不开近十年来《千里江山图》在艺术研究和传播中的焦点地位,但具有图像不具有的情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法人类:科构想与基本问题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报(哲社会科版)》2023年 第6期45卷 80-86页
作者: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北京100012 
书法人类中国者新近提出的一个科概念,对它的研究有待展开。书法人类不能仅仅关注作品,更要关注书写者,关注书写行为过程,关注书写者处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文化语境,关注围绕作品建构的社会互动网络,以及作品具有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传统艺术主题的跨媒介属性及其哲基础
收藏 引用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 第5期 50-62,I0003页
作者:王一楠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 
跨媒介的中国传统艺术主题具有多样与稳定的特征,这意味着媒介形式差异与审美经验共通性之间存在“异”与“同”的张力。“艺格敷词”的意涵生成史为认识该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但也暴露出西方思潮中媒介属性的固化与艺术门类分立的弊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人”视域中的“文”及其生命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批评》2023年 第2期 86-95,190,191页
作者:刘桂荣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北京100029 
中国古代之“文”非现代“文”之指范围。“纹理”之“文”在早期观念中就有生成,“天地之文”是“文”的基本意涵和视域,包括天文、地文及天地间万物、万象之文。“德道之文”即“文德”,圣人、君王、君子的“文德”要基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尔弗雷德·盖尔的艺术人类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设计研究2022年 第6期 118-122页
作者: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 
英国者阿尔弗雷德·盖尔是当代西方最具原创性的艺术人类家,《艺术与能动性》是其代表作。他秉承英国人类界的传统,反对从美、符号和语言的角度研究艺术。他认为艺术人类研究的是艺术生产、流通和接受的社会语境。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必然因果或自由意志——论《陶渊明》与梁启超后期术理路
收藏 引用
《北京大报(哲社会科版)》2023年 第3期60卷 69-79页
作者:黄雨伦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北京100012 
梁启超《陶渊明》和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之间的对话是近代研究中的一段公案。若想在还原对话现场之外,激活讨论深藏的理论面向,则需要恢复特定认识脉络的历史感知。实际上,主导梁启超1920年后术理路的,是依托欧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