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话研所"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黄定山导演艺术的现代感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0年 第8期 35-36页
作者:刘彦君中国艺术研究院话研所 
黄定山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每一部都很出色。与其他戏剧导演相比,我觉得他的作品给人最深的印象在于现代感,或者说形式感。无论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提炼,无论是他的总体构思或局部设计,也无论是他对各种舞台语汇的组合与运用,都张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造戏剧研究的文化学模式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02年 第2期 30-33页
作者: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研所100027 
在以往的文学史研究中,戏剧研究一直被视作'小道',充其量也不过是以剧作文本为对象,以补充大历史之必要脉络为目的的非主体存在.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戏剧研究的不断深入,那种局部的、粗略的文本研究,已经无法概括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索规律 打造精品——2002年全国剧新剧目交流演出述评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02年 第11期 4-8页
作者:刘彦君中国艺术研究院话研所 
为促进创作和演出活动的繁荣,促进优秀剧目和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进一步推动艺术的发展,由文化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和辽宁省文化厅承办的2002年全国剧新剧目交流演出活动于9月3日至14日在沈阳举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剧的灼伤——纪念契诃夫逝世一百周年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04年 第10期 20-22页
作者:胡静中国艺术研究院话研所 
戏剧带给人的艺术体验直接而持久,对于痴迷戏剧的发烧族而言,美妙的戏剧带来的是美妙的灼伤。值此契诃夫逝世百年之际,此文与读者共忆大师英名与成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专家争说“龙凤衫”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04年 第10期 23-24,i001页
作者:朱关荣 侯玲成中国艺术研究院话研所 
一帮青年人自觉编演的一台昆剧,引来众行家评说纷纭。或许出 于爱护青年之殷,认同多于批评,但讨论已超出对一出戏本身的意 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生长恨水长东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04年 第10期 12-13页
作者: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研所 
2004年7月5日傍晚,西天的落日尽洒着灼人的余焰,如潮的人流却不断涌向长安大戏门前,这是上海艺术中心的《长恨歌》在京演出的最后一晚.来剧场之前,我曾询问过几位在前两晚看过《长恨歌》的朋友,有人说,没什么意思,这个戏不过是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华丽、大气、空灵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1年 第5期 18-19页
作者:刘彦君中国艺术研究院话研所 
在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在各地方台热播,朝鲜歌剧《红楼梦》在各地热演的热潮中,北方昆曲剧的昆曲青春版《红楼梦》也适时推出,在国家大剧进行了首轮的成功演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拷问孤独——张献剧作论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04年 第10期 i004-i004,25,26页
作者:陈吉德中国艺术研究院话研所 
提到中国当代先锋戏剧,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它的大本营北京,其实上海的赵耀民、谷亦安、曹路生、张献等也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先锋实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百年回首巨著稀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1999年 第4期 3-7页
作者:田本相中国艺术研究院话研所 
曾有几家刊物,就近百年文学进行回顾反思。这是很有意义的,而且是相当诱人的。是到了该回顾的时候了。80年代中期,提出20世纪文学的构想,那是就文学史的思路而提出的。当然也是一种回顾。而现在回顾,应当更冷静,更深入些。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与人生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0年 第9期 34-35页
作者:刘彦君中国艺术研究院话研所 
对于那些曾经上山下乡,曾经在1977年考上大学的人们来说,有关那个年度的记忆是深刻的。因为在那一年,他们的人生命运被改写,而对中国人来说,有关那个年度的记忆也是深刻的。因为在那一年,中国的历史进程开始转向,通过高考制度的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