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1,677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舞蹈人类学的概念、路径和理论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24年 第3期37卷 49-57页
作者:刘晓真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北京100029 
舞蹈人类学自始至终都是学科交叉的产物,其学科建构是在学人不断提出问题和重审反思的基础上拓展、累积和推进的。作为交叉学科,舞蹈人类学主要有两条研究路径:一种是遵从和套用传统人类学的方法,以舞蹈作为案例来验证已然存在的认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早期虚拟现实艺术家查尔·戴维斯的创新探索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24年 第12期37卷 22-24页
作者:石岩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029 
目的:文章通过查尔·戴维斯的个案研究,揭示早期虚拟现实艺术家如何应用当时的技术工具创作出全新形式的艺术作品,评估其人文价值和社会影响,探讨科技与艺术的互动关系.方法:文章以查尔·戴维斯的两件虚拟现实艺术代表作为基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鉴往知来:《舞蹈美学》研究范畴的现实意义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24年 第1期 56-59页
作者:董爽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舞蹈美学,是研究和解决舞蹈艺术的审美本质和规律及其表现形式的科学,研究对象包括舞蹈艺术中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美学规律及其表现形式。吕艺生的《舞蹈美学》可称为国内研究舞蹈美学里程碑式的著作,试图构建舞蹈本体的美学体系,以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境体验剧“又见”系列的艺术表达和美学融合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4年 第11期 3-6页
作者:潘晓曦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北京100029 
王潮歌导演创作的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和《又见敦煌》三部作品组成国内“又见”系列,作为文旅融合演艺项目,该系列演出在艺术表达手法和美学风格融合等方面呈现出深邃和创新共融的独特舞台模式。本文从“又见”系列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政策再认识--读吉姆·麦圭根《重新思考文化政策》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报)》2024年 第3期 102-107页
作者:申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北京100029 
20世纪60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由此拉开了文化研究的序幕。吉姆•麦圭根是英国文化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重新思考文化政策》承袭了第一代英国文化学派理性批判、“大文化观”、文化唯物主义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社会批判”到“设计批评”——《黑暗时代的设计:阿伦特辞典》评述
收藏 引用
《工业工程设计》2024年 第1期6卷 11-18页
作者:卢川西安美术学院西安710065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通过分析《黑暗时代的设计:阿伦特辞典》的体例与内容,对其借用思想家汉娜·阿伦特的哲学与政治学观念,对设计问题进行批判的研究方法与结果进行了评述,并进一步探讨社会批判与设计批评及其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路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洪常秀电影中的“真实”:空间、对白与神话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4年 第7期 119-121页
作者:杨雪菲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学系北京100029 
韩国导演洪常秀一直坚持着自己独有的风格与形式,不过多关注社会性议题,也不执着于文本的类型结构。他不依赖传统的叙事手法,而是默默地注视着人类的存在,探索着生命的本质,挖掘着人类内心的欲望和不安。当代电影导演用种种个人化的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术杂志编辑面临的机遇、挑战及相应建议
收藏 引用
《传播力研究2024年 第9期8卷 94-96页
作者:杨梦娇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北京100029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学术杂志编辑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本文重点提出融媒体背景下学术杂志编辑应对挑战的建议,即建立完善的稿件筛选机制、打造多渠道传播策略、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和提升编辑数字化技能,以期为学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内涵、哲理思考和诗意的追寻——在儿童剧编创人才培训班的讲课稿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4年 第2期 3-6页
作者:安葵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北京100029 
戏剧创作(本文主要指戏曲创作)既要达到有故事、有人物这些基本要求,还应该追求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的哲理性和浓郁的诗意,这是戏剧创作的普遍规律。儿童剧创作应在遵循这些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探寻儿童剧的特殊规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温暖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浪漫化抒写——评电视剧《人生之路》
收藏 引用
《上海视觉》2024年 第1期 143-147页
作者:于仰飞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北京开放大学北京100081 
根据路遥中篇小说《人生》改编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人生之路》,是对小说结尾“并非结局”的倾情抒写。该剧以镜像式的人物塑造,拓展了群像人物的艺术魅力;叙事时空从陕北延续到上海,为“高加林一代青年”植根于中国时代语境提供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