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音韵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收藏 引用
《语言科学》2018年 第4期17卷 448-448页
作者: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音韵学分会秘书处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音韵学分会秘书处 
2018年5月4日至6日,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音韵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市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文学院、山东大学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神经语言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在徐州举行
收藏 引用
《语言文字应用》2018年 第4期 131-131页
作者: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神经语言学研究会秘书处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神经语言学研究会秘书处 
2018年6月30日~7月1日,由江苏高校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语委语言能力高等研究院、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语言科学》编辑部等单位主办,科学出版社协办的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神经语言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在江苏徐州举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如何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2009年 第12期 70-72页
作者:袁钟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王怀让的名作《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是深受朗诵爱好者喜爱的作品,也是著名朗诵艺术家殷之光先生的保留节目。作品用生动的艺术形象高度概括了中国人引为骄傲的悠久辉煌的民族历史、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气吞山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惯于勾勒见清真——李峋艺术风格要旨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2年 第10期 56-63,F0003页
作者:魏暑临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南宋时期的词人很多喜作长调慢拍,所以善于铺陈情文、堆叠辞彩,但周邦彦《清真集》中的词作,却大多能如其“清真”之名,不耽于一时的案白。这与他对音律与文辞的兼通是密不可分的。三国时的周瑜也很懂音乐,曾流传“曲有误,周郎顾”的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林静斋书法序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7年 第11期 42-47页
作者:魏暑临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成语文化研究会 
近有青年书家问静斋作书《何以传统如是而少创意》。静斋语于余,似有无奈苦闷之意。余不知彼所谓"创意"者何,又焉鄙薄"传统"至此,只觉青年书家如静斋乃忠实传统且功力深厚、神韵雅正者,实属难能可贵也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能力提升
收藏 引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 第3期46卷 106-108页
作者:方寅常州大学中文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应用研究基地江苏常州213164 
语言在人类社会中被广泛使用,突发事件和语言之间也存在联系。一方面,语言因素常常与族群认同、国家统一以及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紧密联系,部分情况下会演变为突发事件的诱因,如跨境语言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会对国家安全、民族团结与复兴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部件音托码和实用词语库”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办公自动化》2002年 第G00期11卷 537-540页
作者:石云程 蒋欣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100085 二炮二所100085 
本文论述了汉字大字符集(含27500)字的输入方法采用形码中的“部件音托”化方案最为合适,为配合汉字的快速编码录入,本方案挂接有最新研制的实用词语库,两者的设计思想和编码原则,文中都作了介绍,并附有文摘录入实例供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吟诵与新吟唱
收藏 引用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 第1期34卷 91-98页
作者:华锋河南大学文学院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 河南省吟诵学会 
吟诵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是以语言为本位的艺术;新吟唱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一种学习古典诗词的方法,是以音乐为本位的艺术。传统吟诵在吐字发音、用气方式以及音色等方面与新吟唱均有所不同。从传播的角度看,传统吟诵是读书的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試論漢語國際傳播的歷史、現狀、發展趨勢與對策
收藏 引用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2年 第1期 332-347页
作者:鄧文彬西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 四川省語言學會 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 
本文簡述了漢語國際傳播的歷史,分析了漢語國際傳播的現狀,總結了漢語國際傳播目前取得的十大成就,歸納了漢語國際傳播目前存在的九大問題,指出了漢語國際傳播未來發展的九大趨勢,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漢語國際傳播未來發展的九大對策:1.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粟雨庐印序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2年 第1期 80-81页
作者:魏暑临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中国成语文化研究会 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 南开大学吴玉如艺术研究中心 中华诗词学会 
毕恭先生号多闻,因钟爱文字之学,故馆名"粟雨庐"。不惑之年已为三津印学之通人。其通者,在印内与印外,其学者,在文质与古今。余向以为沽上印学与皖浙粤豫等省相较,可谓不振,盖杰出者少而风气不聚,格调不显而难成派系,此固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