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
19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非遗“出海”何以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收藏 引用
《人民论坛》2024年 第11期 100-103页
作者:宋俊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中文系 广州新华学院中文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在确保非遗生命力的前提下,积极推动我国非遗“出海”,通过讲好非遗故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打箭炉厅同知王梦庚和他的“康巴两草”
收藏 引用
《西藏研究2024年 第2期 102-111,158,159页
作者:焦虎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羌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绵阳621000 
清代是我国古代诗词类藏学汉文文献创作与发展的高峰,作者与作品数量众多。道光年间打箭炉同知王梦庚是清中期诗词类藏学汉文文献创作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作品众多,特色鲜明,其《冰壶山房诗钞》刊刻于道光九年,收录有《道坞纪程草》《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折子戏“河梁会”“碧莲会”看明代三国戏的关目编创
收藏 引用
文化遗产2024年 第3期 83-90页
作者:田金弘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明代戏曲散出“河梁会”与“碧莲会”都演述刘备与周瑜围绕宴会展开的政治交锋,在承继前代三国题材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杂糅民间传说和大众审美趣味,并根据地域文化或声腔属性,形成独具特色的关目设计。“河梁会”与“碧莲会”在情节和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莞滘联扒龙舟民俗重构与乡村再结构化
收藏 引用
文化遗产2024年 第2期 48-55页
作者:李瑜恒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岭南水乡地区的扒龙舟是与家族、村落密切相关的民俗活动。东莞滘联扒龙舟通过龙舟礼仪、共同筹款、博弈较量、资源分配、契家联盟、时令饮食、神灵崇拜等元素联结,是维护家族关系、促成村落团结的社会组织方式。现代化进程推动滘联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家战略视野下非遗保护研究的新趋势——“非遗保护与国家战略学术研讨会”述评
收藏 引用
文化遗产2024年 第1期 144-150页
作者:宋俊华 武静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广州新华学院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国家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既是履行国际公约的要求,又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从2005年至今,我国非遗保护经过跨越式发展,已经全面进入系统化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阶段。从11月24-26日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主办的“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遗保护融入国家战略的逻辑与路径
收藏 引用
文化遗产2024年 第3期 1-8页
作者:宋俊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广州新华学院中文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是国际组织倡导、国家负责、民众自择的当代文化实践。在尊重国际理念和民众自择基础上,把非遗保护融入国家战略是国家负责的具体表现。非遗保护与国家战略有内在统一性,都以建构、维护、彰显共同体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认同性经济视角下的佛山木版年画生产性保护实践
收藏 引用
《艺术与民俗》2024年 第1期 62-69页
作者:卢真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认同性经济是经济民俗学的重要理论,认为认同性是民俗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前提。在认同性经济视角下,具有经济民俗和民俗经济双重属性的佛山木版年画在科技时代难以再靠技术红利盘活文化市场,因此其生产性保护更多依靠文化生态的恢复和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代潼川府知府吴昇和他的“康巴诗作”
收藏 引用
《文史杂志》2024年 第4期232卷 30-33页
作者:焦虎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羌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绵阳) 
吴昇的“康巴诗作”,兼有纪行诗与竹枝(杂咏)的特色,山水诗中追求自然浑厚的创作理念,风土诗中追求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留下一批记录清中前期康巴地区社会百态的文本与民俗的文献,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魏长生的关键词:男旦、粉戏与清代京城大众娱乐业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22年 第1期164卷 123-135页
作者:陈志勇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魏长生进京"爆红"是清代戏曲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戏曲近代化的开端。魏长生能唱红清代京城剧坛,在于他将男旦艺术和"粉戏"演出与台下伶童男色服务职业化相结合,以迎合京城大众娱乐业的时尚需求。魏长生的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以来戏曲现代化研究的历史脉络与新动向
收藏 引用
文化遗产2022年 第4期 59-67页
作者:倪彩霞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戏曲现代化是戏曲在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自20世纪初进入学术视野。戏曲现代化的讨论经过三、四十年代革命根据地的新戏剧运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戏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戏曲革新,从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两个方面不断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