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袁牧之戏剧创作对电影创作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3年 第1期 87-91页
作者:刘鋆滢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话剧与中国电影是共同成长的。当时,众多戏剧工作者也从事着电影创作,在促进电影发展的同时,容易忽视电影的叙事特性。戏剧人袁牧之独立编导的两部影片打破了常见的戏剧化结构,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形态建构作出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戏曲时空意识论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5年 第1期31卷 165-168,242页
作者:王一峰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北京100009 
为了表现人和他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我国戏曲以大观小、以小观大的时、空意识,常常创造的是一个"全幅的天地"。纵观我国戏曲历史,从来不排斥任何探索。豪华版的大制作几乎没有间断过,不信,到昆明湖岸边看看慈禧看戏的大舞台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有关戏剧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9年 第1期 8-14页
作者:谭霈生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文章从"戏剧学"学科的发展和学科间的隶属关系谈起,从戏剧本体论出发,廓清了戏剧学与文学、艺术学以及影视学之间的关系的流变。重点讨论戏剧学的本质内容和重点问题,以及与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之间的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同时代人的普拉东诺夫——论契诃夫戏剧形象的“不确定性”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24年 第12期 87-94页
作者:赵文壮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普拉东诺夫》(又名《没有父亲的人》)作为契诃夫的处女作,迄今为止,具体成稿时间依旧没有定论。然而,如果我们把这部作品和契诃夫之后的剧作联系起来,便不难发现“普拉东诺夫”的灵魂,尤其是他身上的这种“热情但不确定的理想主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索民族化、个性化的戏剧表达——反思话剧《白鹿原》的创作得失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3年 第1期 40-43页
作者:胡薇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自上世纪90年代发表以来,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一直拥有着极高的关注度。由于原小说的情节线索纷繁、人物众多且关系复杂以及时间跨度较大等原因,很多人都认为:长篇小说是《白鹿原》最好的艺术承载形式,任何试图将之改编为其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11年欧洲戏剧奖巡礼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1年 第5期 40-44页
作者:胡薇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2011年剧奖暨第十举行。作为俄罗斯的艺术展的重要城得堡大话剧年剧院、彼得及俄罗斯最院等80多个剧中一直都欧洲戏的一个奖项,4月12至17日,第十四届欧洲戏二届欧洲戏剧新现实奖在圣彼得堡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是俄和文化之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鳄鱼》:绝对主人公的精神开掘与舞台探索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24年 第11期 24-28页
作者:胡薇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由央华戏剧创排、制作的原创话剧《鳄鱼》,聚焦主人公单无惮的心灵变化轨迹,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以多种艺术手法呈现出一部探讨复杂人性的多声部交响。主创团队在舞台上追求对戏剧本质的探索,为塑造人物、探究人心、拷问人性所展开的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勃南的森林向着邓西嫩的方向移动——《麦克白后传》观后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4年 第5期 114-117页
作者:赵志勇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莎翁经典《麦克白》讲述了人性中野心与欲望极度膨胀,终被正义毁灭的故事。篡位的麦克白四面楚歌、走投无路,不得不再次求助女巫。曾激发他野心的女巫给了他一个预言:“麦克白不会被打败,除非勃南的森林向着邓西嫩的方向移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弘扬传统曲艺艺术 构建现代教学体系
收藏 引用
《中国大学教学》2023年 第3期 37-41页
作者:周泉 蒋瑛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中央戏剧学院校学术委员会 中央戏剧学院教务处 
2022年,曲艺被纳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获得了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户籍”,无论是对于曲艺行业还是开设曲艺专业的院校来说,都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大事。曲艺的众多曲种,可以借助现代艺术教育体系培养传承,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樱桃园》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1年 第4期 5-17页
作者:彭涛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樱桃园》是契诃夫最后一部,也是他最为成熟的一部戏剧作品。此剧中"被砍伐的樱桃园"成为了俄国戏剧史上最为经典的象征意象。樱桃园代表着过去的文化遗产,对樱桃园的砍伐,则意味着对人类心灵家园的粗暴破坏。契诃夫在剧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