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2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收藏 引用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3期39卷 F0002-F0002,F0003页
教育学院是一个院、所合一的教学科研单位,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项目重点建设单位。其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教育学教研室,1991年由高教研究室和《民族教育研究》编辑部以及教育学心理学教研室合并成立了民族教育研究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执行困境与推进策略——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
收藏 引用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5年 第2期 18-26页
作者:李冰冰 郭广生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推进新时代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政策设计,其预期目标的实现直接体现了国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现实执行样态分析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边疆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结构框架与建设路径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2025年 第2期46卷 151-159页
作者:袁梅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边疆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边疆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利于引领边疆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边疆治理现代化,推动边疆地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边疆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产大语言模型的语文作文评价能力测试
收藏 引用
《现代教育技术》2025年 第3期35卷 24-33页
作者:魏顺平 张悦 冉柔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39 
大语言模型作为人工智能的最新技术成果,将对数智时代的教育样态产生深刻影响。为调查大语言模型的作文评价能力,文章选取500篇小学语文作文,设计了37条提示语,以“智谱AI”“讯飞星火”这两款国产大语言模型为测试工具,从评分和评语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庆“秀山花灯”仪式艺术研究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1期35卷 77-80,84页
作者:崔鸿飞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分析与探讨了重庆市"秀山花灯"仪式艺术的表征性、隐喻性和功能性意义,认为通过对仪式艺术形式及内容的解读,可以直接进入仪式表达的核心,进而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艺术来传递思想、表达意义以及仪式艺术场域的形成与宗教意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婚礼与婚礼仪式音乐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 第1期 58-67页
作者:崔玲玲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通过对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的婚礼仪式及其音乐进行实录描述和音乐结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仪式与仪式音乐的并行发展结构,亦即仪式音乐曲式结构同其仪式结构二者结为一体、同型同构的文化构成现象。在该类仪式音乐具有的大型“二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现代传承研究——以民族艺术的教学为个案
收藏 引用
《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 第4期 100-102页
作者:苏和平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中心 
少数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民族艺术教育和教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探究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现代传承,肯定了少数民族艺术教学为保护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特点所采用的独特的教学方法,并从理论的角度予以总结和归纳,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湘西苗族服饰审美
收藏 引用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1期38卷 135-138页
作者:骆醒妹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民族服饰是各区域民族所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传统文化的直观体现。苗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苗族服饰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以湘西苗族服饰为研究对象,试分析其服饰中所表达的审美文化以及民族艺术中所传承的美的思想,这有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大园古苗寨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
收藏 引用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5期39卷 73-76页
作者:关雪荧 赵秀琴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大园古苗寨的建筑至今仍保持着本民族特有的传统建筑形态,尤以窨子屋最为普遍和独特。它那古朴别致的建筑形象、素朴粗犷的民族艺术风格,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格,蕴含着丰富而强烈的民族文化内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孔子乐教思想与古希腊乐教思想试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1期35卷 98-104页
作者:田小军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东西方乐教文化虽有较大差异性,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孔子和古希腊哲人都认为音乐教育的首要目的是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品德素养;都有较为相近的美、善评价标准;都注意到音乐形态上的美能净化人的心灵,振奋人的精神,因而要求对乐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