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182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天湖·纳木错”——曹光平教授合唱作品音乐会印象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2012年 第11期 28-30页
作者:李吉提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星海音乐学院曹光平教授的合唱音乐会于2012年4月8日在北京音乐厅隆重举行。这次演出活动的主办方是中国合唱协会和广东省合唱协会。合唱艺术总指导是中央音乐学院杨鸿年教授。作曲家提供了12首作品,分别由首都最具代表性的四个业余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曲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评论)》2004年 第5期 55-57页
作者:姚恒璐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前提。由于国内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机制的转型,对外交流活动的广泛深入,国际上大量新的音乐信息不断交流,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的专业音乐教学。近年来,随着社会音乐文化的大力普及,专业音乐院校的生源除了在数量上大大超出以往,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透过《中国新音乐年鉴》审视音乐院校在当代音乐文化事业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收藏 引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 第1期 171-174页
作者:贾国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 
一、《中国新音乐年鉴》的意义与特色自20世纪初西方音乐传人中国以来,中国新音乐文化事业历经百年发展,作曲家群体逐渐壮大,作品积累异常丰富。更有新作不断在国内外各大音乐殿堂上演,并获得国际性的奖励与赞誉。在步入新世纪以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迈尔和库伯的节奏分析标识体
收藏 引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 第1期 60-64页
作者:姚恒璐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在伦纳德·迈尔和格罗斯文纳·库伯的眼里 ,节奏被看成是模式 ,它的基本单位是由一个强拍加上一两个弱拍而组成的 ,在实践中 ,这些弱拍同强拍相结合 ,导致出 5种不同类型的节奏组。对于节奏的分析是他们对音高分析的一种重要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西对峙与融合--刘湲《为琵琶与大提琴而作的室内乐》技法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 第4期 75-86页
作者:张艺婕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2011级 
我国著名作曲家刘湲在作品《为琵琶与大提琴而作的室内乐》中运用了中国语言艺术的"对联"结构形式,把"单细胞"音高组织作为核心结构力贯穿全曲,使作品表现出中西对峙与融合的音乐形式与风格,探究了作曲家创作背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乐作品的完形分析与综合分析——兼谈音乐教学体中作品分析课的等级提升问题
收藏 引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 第3期104卷 27-31页
作者:姚恒璐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音乐创作与音乐分析如同“镜子”内外的两个侧面,相互辉映出主客观的互补性认识。音乐分析的本体性技法分析及其综合意义决定了它首先要同音乐创作的实践相关联,杜绝脱离创作实践的推理式的概念堆积。对于作曲的简要的抽象化理解应当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曲家秦文琛谈音乐创作
收藏 引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 第2期 3-18,52页
作者:周勤如 郭赟美国注册<音乐中国>学刊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为了关注和推进中国的现代音乐创作,《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从本期起特开辟专栏,邀请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华人作曲家、音乐理论工作者和表演艺术家,以及对中国现代音乐创作感兴趣的外籍学者,就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特别是对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歌剧创作杂谈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2年 第3期 98-100页
作者:唐建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刚刚参加了第一届歌剧节论坛,又完成了今年两部歌剧的创作和首演,恰好《艺术评论》邀稿一篇。平素对歌剧的事情想得不多,写文章一时还是有些茫然。紧急凑些文字碎语杂言,粗浅的感想而已。但无论如何还是感谢这个讲话机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吴钊著
收藏 引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 第3期 106-110页
作者:周勤如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继刘东升(执笔)、袁荃猷主编的《中国音乐史图鉴》1988年版问世以后,音乐学家、琴家吴钊先生于1999年完成出版了他的《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这两本著作代表了中国音乐史图像学研究的最近成果。与前者(简称《图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静待春天——漫谈当代音乐创作的挑战与未来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5年 第4期 55-60页
作者:史付红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音乐创作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修炼和悟道的过程,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逐步体会、感悟、反思和发展。所谓"静则思,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达",作曲这个专业存在的难度之一就是怎样能够把所学所知高度融会贯通,兼收并蓄,融化并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