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山大学传播与艺术设计学院"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媒介与艺术生产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3年 第1期 90-93页
作者:罗一平中山大学传播与艺术设计学院 
当我们面对传媒带给我们的种种新视野、新感受,不知是爱还是恨的时候,更需我们以冷静的心态超越裹挟我们的外在形态和信息符码,深入到人的各种生存活动之中,以期在对当代人的生存活动的解读中,强化艺术介入现实的力量和提升人的精神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肇民的遗产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07年 第4期 8-12页
作者:冯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 
近来,在广东美术馆的努力之下,一些曾经“销声匿迹”的画家及作品通过研究者的整理和复原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典型的如梁锡鸿、谭华牧等人,由于梁长期在广州美术学院的教具科担任管理员,这种身份上的“匿踪”让人们唏嘘不已。记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当代建筑的审美内化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07年 第4期 101-103页
作者:高品 曲阳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510275 
中国建筑史的分期在本文中进行了重新界定,在重新界定起点的中国当代建筑时期人们的审美侧重点有所变革,审美转向完全的内化。这一审美内化的结果是由于当代建筑的集团化与审美私人化斗争的结果。室内装饰设计的介入是审美内化实现的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促进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需政策与机制并重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2017年 第35期62卷 4083-4088页
作者:王大鹏 贾鹤鹏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100081 Cornell UniversityIthaca NY 14850USA 中山大学传播与艺术设计学院广州510275 
科学传播需要科学家的参与.但是总体上来说,我国目前缺乏对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强制性或鼓励性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科学家参与科普的激情.本文对2016年开展的科学家群体问卷调查进行了分析和梳理,提出促进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线视频与流行文化生产的“互联网化”——以网络剧《万万没想到》为例的探讨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2期44卷 119-127页
作者:刘琛 李艳红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广州510006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州510006 
从"文化生产"的研究视角来考察2013年取得了较大商业成功的网络剧《万万没想到》,可以见出,今天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要以"互联网化"应对受众构成、趣味和观看场景等综合变迁作出调适,才能取得市场成功。这个调适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代屏风:华丽悦目的视觉中心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09年 第2期 59-60页
作者:苏芸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系 
屏风在中国古代室内陈设中,一般居于主要位置,它的装饰风格以及装饰主题十分明确地展现了当时的人文环境、审美情趣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家具产品中甲醛限值与国际主流指标的对比评析
收藏 引用
《家具与室内装饰》2009年 第8期16卷 88-90页
作者:桑君康中山大学传播与艺术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比较了家具中甲醛的国内外的现行标准限量值,并探讨了目前家具中甲醛含量常用的几种检验方法的利弊。结果与建议:(1)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中国家具中甲醛新的限量值;(2)中国有关家具甲醛限量值测定方法的国家标准中应增加大型环境实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装饰艺术的深层意义的几点思考
收藏 引用
《科技信息》2009年 第4期 189-189页
作者:苏芸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系 
本文是对装饰艺术与人类物质文化发展及精神需求关系的几点思考:(一)人类在发展文明和文化的同时,对于自身意识的宣扬与尊重,对寂寥空间的恐惧,通过装饰是可得到补偿和满足的。(二)人类情感的多变,导致装饰艺术向极繁与极简两个极端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