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何以“图说中华民族共同体”:基于语图互文的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3期43卷 9-16页
作者:詹小美 骆红旭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图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指涉运用视觉修辞的手段,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发的历史文化联系。互文共律的语图叙事、互文隐喻的转义生成、互文语境的图像释义构成了语图互文的理论框架;图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对话叙事、跨域映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制度化表达与治理效能转化: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逻辑
收藏 引用
《民族学刊》2022年 第8期13卷 100-107,163页
作者:刘棁 詹小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逻辑,指涉理论内核、制度优势、制度效能转化的实现范式。其中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解决民族问题制度化表达的基本原则、法治前提和重要内容;民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自信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2023年 第3期 12-20页
作者:詹小美 王峥丽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 中山大学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自信自强”“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的重要主题。文化价值的民族共同体表征、文化自信的价值意涵和文化自强的价值向度,演绎着文化自信自强的题中之意;“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文化源泉、文化特质与文明结构,映照了中国式现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建设百年实践与价值图示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 第2期 1-9页
作者:詹小美 骆红旭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 中山大学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精神文明表征了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状态、先进社会文化的发展状态,以及达致这一状态的过程。“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媒介智能化转型中的资本逻辑及其批判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2022年 第9期 31-37页
作者:葛彬超 王立泽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媒介智能化转型夹杂着资本逻辑,其引发的生存性危机也根源于资本而非技术,这就需要站位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视角来审视媒介智能化转型并超越其导致的生存性危机。媒介智能化转型内含数字资本深化劳动剥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技术至上主义对青年红色记忆的消解及其应对
收藏 引用
想教育研究》2022年 第3期 90-96页
作者:葛彬超 孟伏琴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红色记忆是中华民族共享红色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作为链接个体与集体的精神纽带,红色记忆具有凸显群体同一性、展演历史延续性和诠释政治合法性的时代价值。然而,技术至上主义影响下,青年红色记忆建构面临“主体缺位”“选择缺失”“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能媒体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 第5期 121-128页
作者:葛彬超 郭怡菲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智能媒体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运行机制,是指中国国家形象在生产、对外传播及接受过程中,其构成要素和动态过程在智能媒体信息传受逻辑影响下相互作用的机理。构成要素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内容、传播样态等。动态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意蕴与精神动力
收藏 引用
《人民论坛》2023年 第13期 104-106页
作者:詹小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内蕴促进经济增长、推进政治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实践功能和价值指向。作为涵盖诸多方面的系统概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的提出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现实表达,也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仪式传播的空间生产——以“七一庆典”为例
收藏 引用
《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 第6期 78-85页
作者:詹小美 赵晓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山大学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 中国外文局-中山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仪式传播的空间生产,指涉以过程性仪式这一空间文本为视觉对象的共同体意识话语生产和认同建构。“七一庆典”表征之维的符号修辞结构,以空间选择的符号意指、空间符码的观看之道、空间符码的音声体系,组构共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蕴·赋意·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
收藏 引用
《云南社会科学》2021年 第6期 25-31页
作者:詹小美 张梦媛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原创性论断,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对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在现实性上,与民族精神相系的时代精神、与“三个离不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