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3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跨区域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 第12期20卷 577-579页
作者:王树功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510275 
近年来,跨区域河流水污染纠纷的不断发生,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以广东省为例,介绍了跨区域河流水污染的背景,并提出以地缘环境学为理论基础指导跨区域河流水污染的综合整治工作,初步提出了跨区域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思路,并对实践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景观生态特点与建设途径——以佛山市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 第1期15卷 56-58页
作者:顾传辉 陈桂珠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510275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分析了佛山市景观生态现状和生态设计内涵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保护》2001年 第11期29卷 24-25,38页
作者:顾传辉 陈桂珠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510275 
本文在探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采用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结构模式,从人口、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指标四个方面,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标准,构建了生态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可逆性和不确定性对湿地环境政策实施时机选择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湿地科学2006年 第2期4卷 81-86页
作者:杨海生 王树功 周永章 徐燕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湿地环境政策是与湿地保护有关的环境公共政策的简称。考虑了湿地环境政策的两类不可逆性,一是旨在降低湿地破坏的环境政策对社会施加了沉没成本(suck cost);二是湿地环境的破坏可能部分或完全不可逆。将P indyck构建的不确定条件下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行政区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思路与实践设计
收藏 引用
环境保护》2001年 第5期29卷 11-13页
作者:王树功 岑慧贤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510275 广州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510030 
近年来,跨行政区河流水污染纠纷的不断发生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笔者以广东省为例,介绍了跨行政区域河流水污染的背景;并提出以地缘环境学为理论基础指导跨行政区河流水污染的综合整治工作;初步提出了跨行政区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连续流动培养的珠江底泥硝氮还原速率
收藏 引用
环境化学》2013年 第1期32卷 71-78页
作者:郑丹平 吴艳阳 吴群河 罗昊 张恒军 张仁铎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510655 
设计了层状底泥的连续流动培养实验装置,经调试后用于对珠江广州河段的沉积物样品进行连续流动培养实验.通过检测培养出水和稳定状态时硝氮还原速率和氨氮生成速率,运用Michaelis-Menten方程计算珠江底泥的潜在硝氮还原速率和氨氮生成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五峰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及填埋工程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 第S1期35卷 273-278页
作者:张淑娟 范常忠 李雁 陈金松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佛山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本文分析研究了佛山市五峰山垃圾填埋场的位置布局、容量、交通、地形、地质、气象、水文、填埋工程设计、填埋工艺及填埋场的利用前景,该填埋场的选址、填埋工程设计及填埋工艺等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制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效厌氧反应器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 第4期44卷 70-74页
作者:叶向东 区军 李世华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广东广州510140 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广东广州510045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高效厌氧反应器(EABR)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的启动和运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ABR反应器处理效率高,启动周期短,经过50d的运行后,COD的去除率达到90.4%,BOD5的去除率维持在88.5%以上EABR的最佳运行负荷在18.0kg·m-3·d-1以下,有机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垃圾填埋场内部气体浓度等的时空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研究1999年 第6期12卷 43-46页
作者:李雁 张淑娟 陈鲁言 熊永达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510275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 
介绍了垃圾填埋场监测井的设计与内部气体浓度的监测方法,比较了垃圾填埋场封场区与未封场区在内部温度、渗滤液的pH 值及气体(O2 ,CH4 ,CO2 等) 浓度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差异,发现在不到3 a 的时间里五峰垃圾填埋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环境监测信息共享与时空表达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 第3期19卷 539-542页
作者:全鼎余 赵坤荣 杨大勇 杨剑 林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55 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 
在我国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各种监测系统大多相互独立,缺少统一数据格式和系统规范,环境监测信息共享与可视化问题急待解决;针对此,研究环境信息集成与共享技术,基于环境信息元数据内容及空间数据库管理引擎,提出了环境监测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