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5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消隐于自然:径山禅茶文化交流中心建筑创作解析
收藏 引用
《浙江建筑2025年 第1期42卷 41-46页
作者:安小静 陈晨 孔凌雷 程玉春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杭州310064 
以径山禅茶文化交流中心项目为研究背景,结合相关理论和经验,对设计成果进行阐述的同时,对设计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和设计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进而探讨自然生态及特殊地理环境中的建筑设计策略、思路与方法。今提炼出山地环境中建筑设计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科院研究怀柔园区雨水生态规划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给水排水》2012年 第2期38卷 81-84页
作者:王华 王一钧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90 
中科院研究怀柔园区雨水生态规划设计结合地形、地势、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系统性、综合性、多样化地收集利用雨水,将雨水纳入到园区的水环境系统中去,采用工程和自然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雨水资源化,形成了以绿地入渗为主,适当回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太阳能集中浴室在北京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给水排水》2010年 第7期36卷 73-75页
作者:陈练军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90 
北京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在农村建设太阳能集中浴室,倡导节能环保,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积极示范作用。针对农村浴室的使用特点,提出一套适合农村使用的太阳能浴室建设方案,并详细介绍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系统设置、设备选型、给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新材料研究院会议中心结构设计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19年 第A1期49卷 155-159页
作者:朱继忠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新材料研究院会议中心,建筑主要檐口高度19.5m,采用钢框架-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首层为科研交流空间;二层西侧为会议厅,东侧为报告厅;三层为设备用房;为保证建筑空间的通透性及完整性,结构设计中竖向框架柱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层地下室RC墙体变形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09年 第1期39卷 105-107页
作者:刘国勇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90 
通过实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墙体变形裂缝开裂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拆模后的后期养护不当造成混凝土自身干缩和混凝土降温收缩。根据分析,提出了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加强混凝土的初期和中期的表面养护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项目树冠形连体结构设计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19年 第A1期49卷 114-118页
作者:朱继忠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建筑高度58.8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钢桁架结构组成的连体结构体系。项目包括南楼、北楼、东侧树干和树塔造型所在的大厅及阶梯教室,7层以下部分及13、14层连接成整体。东楼裙房以上整体及南楼入口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变压器与低压配电导体节能的探讨
收藏 引用
《电气应用》2011年 第18期30卷 25-27,34页
作者:钱澄清 付京飞 张先玉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变压器效率最高时负载率不一定是它能耗最小时的负载率,提出求得变压器能耗最小时负载率的方法。分析了低压配电导体截面积的选择。选用优选截面积节能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紧急洗眼器和淋浴设备》标准介绍
收藏 引用
《给水排水》2016年 第2期42卷 142-144页
作者:王华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90 
作为紧急洗眼和淋浴的权威标准,美国《紧急洗眼器和淋浴设备》(ANSI Z358.1)在其科研实验室设计导则和设计指南中被广泛引用。从法律依据、主要条文、设备安装维护、设备设置要求、水温和废水排放要求等五方面对该标准进行介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科学大学存济医学基础医学大楼廊桥结构设计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23年 第S2期53卷 285-289页
作者:刘英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6 
中国科学大学存济医学基础医学大楼,整体呈“口”字型布局,由于建筑高度及结构形式不同,设缝划分为三个结构单元,即“U”字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教学试验楼、高度35m的剪力墙结构荣誉塔以及“一”字型36m的大跨度拱桥。拱桥跨度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下的校园规划设计——以中科院研究怀柔新校区规划为例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09年 第5期 90-93页
作者:王一钧 崔彤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90 
中科院研究怀柔校区的规划设计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格局为主要理论依据,构建了生态学的景观格局,运用了"斑块—廊道—基质"这种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基本模式,将校园规划作为一种动态过程来研究校园的弹性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