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航工业西安计算技术研究所"
7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ANSYS的高速PCB谐振仿真及优化
收藏 引用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5年 第3期 136-139页
作者:郭思超 刘婷婷 陈奎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西安710000 
讨论了高速PCB谐振仿真及优化,主要针对电源分配网络(PDN)问题,介绍去耦电容的原理及其在减少电源噪声中的作用,从储能和阻抗角度解释了去耦电容的效果。通过ANSYS仿真软件,对某层PCB的PDN进行了仿真和优化,分析了目标阻抗法在PDN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支持双路显示的GPU显示控制单元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5年 第9期36卷 2135-2139页
作者:任向隆 田泽 张骏 颜哲 韩立敏中航工业西安计算技术研究所西安710068 
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对国家信息安全和机载图形芯片的自主保障意义重大.为满足机载应用的双路显示需求,设计并实现了支持双路显示的GPU显示控制单元.通过加入视频输入模块,使其具备视频输入功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投射电容式触控芯片的研究与设计
收藏 引用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6年 第1期36卷 60-65 82页
作者:詹思维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西安710068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投射电容式触控信号检测方案,该方案采用单端驱动-差分感应方式,可提高信噪比,并消除"鬼点"的影响。基于该方案完成了芯片的设计和测试,该芯片可应用于48通道、127~178mm的投射电容式触摸屏,支持多点触摸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航空发动机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 第18期20卷 4569-4571,4578页
作者:刘海堂 吕伟 喻鸣 毛宁中航工业西安计算技术研究所西安710086 
随着控制变量的增多,航空发动机已由单变量对象发展为多变量对象。在多变量反馈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中,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由于具有无穷大的幅值裕度和大于60°的相位裕度而倍受人们的关注。在Matlab下以建立的模型作为被控对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可靠航空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子器件》2018年 第2期41卷 318-323页
作者:於二军 呼明亮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西安710000 
针对航空机电作动器高可靠性要求,设计了一套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伺服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构型、关键参数设计和保护电路设计。采用电气隔离方式,实现了电机功率驱动部分和算法控制部分的隔离,抑制了故障蔓延。通过设计电机过/欠压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ARINC825总线协议研究与实现
收藏 引用
《电光与控制》2019年 第11期26卷 85-89,94页
作者:孙靖国 陈长胜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ARINC825规范是在CAN总线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基于民用飞机高安全性的要求,在通信调度、完整性协议、冗余等方面对CAN协议做了适应性改进而形成的一个机载总线标准,在高层协议中增加了基于主时间片和次时间片的通信调度,从而保证了确定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飞行控制系统组件化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方法
收藏 引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 第2期43卷 174-179页
作者:马勇 马建峰 孙聪 张双 崔西宁 李亚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陕西西安710071 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8 
针对传统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方法未考虑组件化设计和故障模式间相互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组件化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方法.使用模糊数代替精确数值以描述风险因子,通过构造分层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图和影响矩阵,计算出故障模式集合上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切换器的航空动力装置加减速控制方法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 第8期16卷 137-142页
作者:王旭昊 杨帆 王济 毛宁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西安710065 
加减速控制是航空动力装置控制器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切换器的航空动力装置加减速控制方法。在稳态控制器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基于转速加速度和基于油气比的闭环加减速燃油控制算法。在设计中考虑作动器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分布式综合化航空电子网络拓扑优化技术
收藏 引用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年 第10期44卷 101-106,112页
作者:邱征 魏雪菲 王世奎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针对分布式综合化(DIMA)架构下实时动态消息流和网络资源能力,优化航空数据和通信网络(AD-CN)拓扑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业务拓扑、网络拓扑以及延迟、线缆约束下的多目标网络拓扑优化算法。该算法能够基于驻留任务的信号、逻辑连接、物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维工艺的快速实现与仿真应用
收藏 引用
《航空制造技术2012年 第22期55卷 99-101页
作者:张昕 秦坤 焦晓艳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传统的三维技术中,受技术的限制,工程技术人员建立的产品数字模型仅是三维几何模型,而尺寸和公差标注、表面处理方法、热处理方法等工艺信息还在二维图纸上标识,制造工艺设计人员也无法依据三维模型描述工艺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