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轻轨转向架结构设计及构架强度分析
收藏 引用
《装备制造技术》2022年 第1期 86-88页
作者:彭玲阳 刘余龙 肖泽桦 黄晓青 彭爱林 吴才香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湖南株洲412000 
以轻轨转向架构架的结构设计为例,基于分析软件HyperMesh建立对应的构架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UIC615-4标准对构架施加静强度及疲劳强度工况载荷约束,并把在HyperMesh分析设置好的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求解各工况下的载荷应力。针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印度新孟买地铁1号线底架结构设计
收藏 引用
《技术与市场》2017年 第5期24卷 18-20页
作者:王海钧 苏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湖南株洲412001 
简要介绍了印度新孟买地铁1号线(以下简称NMML1)底架的结构特点,并着重针对安装3.9 t重变压器的变压器梁进行结构优化,并最终满足EN 12663标准要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具有双真空断路器电动组网侧柜设计
收藏 引用
《铁道技术监督》2020年 第7期48卷 50-52,59页
作者:卢玉丹 丁伟民 李琛玫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湖南株洲412001 
为提高整个网侧高压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冗余度,研究设计具有双真空断路器的动组网侧柜。以某动力集型电动组动力网侧柜设计为例,从网侧高压设备电气原理、设备布置、绝缘性能、柜体结构、安全等方面,分析具体设计方案。该方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印度新孟买地铁1号线侧墙结构设计
收藏 引用
《技术与市场》2016年 第10期23卷 23-25,27页
作者:王晓绒 苏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湖南株洲412001 
介绍了印度新孟买地铁1号线辆(下文简称NMML1)不锈钢体侧墙的材料选用、焊接工艺、结构组成及连接方式。设计侧墙工艺性好、外观美观,并顺利通过了体静强度试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符合欧洲标准的机车操纵台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技术监督》2018年 第3期46卷 39-42页
作者:刘香 尹菲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湖南株洲412001 
以UIC 612-0:2009《动组、机车和动力厢人机接口协调的人机接口相关功能和系统要求》、UIC 651:2002《机车、动、多单元列和带司机室拖的司机室布置》为依据,结合多年设计经验,从结构尺寸、设备布局、设备功能和人机交汇等4...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轨道辆蓄电池工程控制软件平台化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技术与市场》2021年 第4期28卷 5-7页
作者:苑广宇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湖南株洲412000 
对城市轨道辆蓄电池工程控制软件平台化设计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工程控制软件平台的运用效果,以及该平台化设计对其他轨道辆控制软件设计的重要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力机车网侧柜设计与试验
收藏 引用
电力机车与城轨辆》2016年 第5期39卷 47-49,66页
作者:袁新辉 丁伟民 陈安俊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湖南株洲412001 
在目前国内机车研发设计,越来越多的型将受电弓至牵引变压器网侧电路间的部分高压电气设备集成在电力机车机械间的网侧柜内,以应对雾霾天气和高海拔环境,以及提高机车的可靠性。但由于电力机车网侧电路电气设备的电压等级较高,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时速160 km动力集组司机室设计
收藏 引用
《技术与市场》2017年 第10期24卷 19-23页
作者:尹菲 刘香 白冰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湖南株洲412001 
时速160 km动力集组是为满足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和经营发展要求,提高既有线铁路运输服务品质,充分利用既有线的运输资源和既有客机车的检修资源等需求而研制。司机室以相关标准为基础,根据动力集组的技术特点,结合公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转向架与两节体的铰接结构设计
收藏 引用
《时代农机》2018年 第1期45卷 130-131页
作者:姜永辉 丁长权 刘余龙 颜志军 陶功安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湖南株洲412001 
文章论述了一种曲线通过性能更好的轻轨辆转向架用铰接结构。该铰接结构主要包括两节体连接臂、回转支承、橡胶轴套组件、摇枕等部件。文章详细描述了转向架铰接结构的基本原理,关键部件摇枕的结构设计、静强度与疲劳强度计算,回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HXD1(神华)机车刮雨器设计优化及验证
收藏 引用
《技术与市场》2022年 第5期29卷 23-25页
作者:尹菲 龙源 邓虹辉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湖南株洲412000 
针对HXD1(神华)机车刮雨器在机车运用过程出现的刮臂碰撞问题,对刮雨器控制盒、左右刮臂等进行设计优化,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模拟装实际运行工况的试验。试验证明:设计改进后的刮雨器运行效果良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