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
511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主要工程问题及其对策
收藏 引用
《中国铁路》2002年 第8期 23-27页
作者:钱征宇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兰州730000 
系统地阐述青藏铁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特征,对青藏铁路建设中的高原、冻土和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论述,通过对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工程设计原则、主要工程措施及其适应性的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完善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工程设计的对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FLAC3D错落体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效果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外公路》2019年 第3期39卷 9-13页
作者:余和广 张俊德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山区公路左侧错落体受路基开挖直接影响沿软弱夹层发生滑动变形为例,通过宏观上分析错落体变形特征、地层岩性、结构面特性.建立切合实际的计算模型,合理选取模型参数.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计算错落体稳定性,并与传统的极限平衡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土地基横向静压挤密处理受力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工程学报》2016年 第1期33卷 16-20,51页
作者:米维军 贾燕 屈耀辉 武小鹏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730000 兰州铁道设计院有限公司兰州730000 
研究目的:传统的沉管、冲击、夯扩、爆扩等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无法在小空间、狭小场地使用。基于甲级建筑地基处理标准及小空间、狭小场地的特殊要求,由中铁西北新研发的无振动横向静压挤密器利用横向静压挤密方法,在挤密成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土区高铁路基挤密桩桩间土挤密效果检测与影响因素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标准设计》2021年 第2期65卷 32-35,41页
作者:韩侃 赵永虎 李红义 王秉勇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730000 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1731 
对挤密桩桩间土挤密效果的研究众多,但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定性分析上,结合中卫—兰州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段的挤密桩工程,对桩间土的挤密效果进行量化试验,并对其影响因素和施工工艺等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桩间土挤密系数受桩间距、加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型桩-锚组合新结构抗滑特性的数值分析
收藏 引用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年 第5期12卷 1410-1416页
作者:胡田飞 梁龙龙 朱本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730000 
针对微型桩加固滑坡时容易出现侧向变形的缺陷,笔者基于综合排桩刚架结构与拉锚式挡土结构形式优点的研发思路,提出了一种微型桩-锚组合抗滑新结构。利用FLAC3D分析了新结构的变形与受力特性,并与传统刚架式微型桩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地雷达数值模拟及其在隧道检测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铁道标准设计》2016年 第6期60卷 84-89页
作者:黄元元 张武洪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730000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对隧道工程检测中常见检测目标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脱空、单层钢筋、双层钢筋等目标体的探地雷达反射信号图像特征,并对隧道检测中的雷达信号图像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反演,引入目标相关系数用于反演结果全局寻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字型板式抗滑结构受力与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工程学报》2022年 第5期39卷 1-7页
作者:郑静 安孟康 吕昌明 苏俊霞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730000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00 
研究目的:现有的抗滑结构仍以矩形和圆形截面抗滑桩为主,但其材料消耗量均较大,有进一步优化的余地。因此本文提出工字型板式抗滑新结构,但需通过试验对其受力与变形特性、腹板的设置与连接进行研究,以期为理论计算与设计提供依据。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沥青层加铺改造的水泥路面路况评定研究
收藏 引用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年 第3期14卷 46-47页
作者:王红凯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针对目前缺乏基于沥青层加铺改造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评定研究的情况,根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改造实际,在对大量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错台超限率与缝边弯沉等基于沥青层加铺改造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评定指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土质边坡微型桩组合结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岩土力学》2019年 第10期40卷 3844-3854页
作者:吴红刚 武志信 谢显龙 牌立芳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70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滑坡工程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部环境岩土及场地修复技术工程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756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微型桩组合结构作为一种新型柔性支护结构,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对土质边坡的支护作用成为了一个意义重大的问题。为此,通过大型振动台试验,以混合加载的方式,研究了微型桩组合结构在加固土质边坡中的动力学特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震建筑遗址的破坏特点、加固原则和方法
收藏 引用
《铁道工程学报》2012年 第9期29卷 24-29,87页
作者:赵成江 孔德刚 王晓荣 王逢睿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730000 
研究目的:地震遗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形式,具有保存状况脆弱、保护工程实施风险大的特点,震后遗址的加固保护完成后要能集中反映被地震震损或震毁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类型、功能类型、材料类型、损毁程度、损毁方式等方面的特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