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37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现代龙泉文化青瓷之动植物装饰艺术--以浙江丽水学院龙泉青瓷研究院文化青瓷创新为例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10年 第7期 91-92页
作者:吴新伟丽水学院艺术学院中国画教研室 
现代龙泉文化青瓷之动植物装饰艺术,积极拓宽其装饰界域,提升文化品位,注入现代审美因素。这种装饰艺术是一种青瓷附属,它承载着文化青瓷中最为"文化"的亮光点;它凸显现代制瓷者的艺术观念和工艺制作水平;它反映着现代青瓷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设计教学中言语系统的构建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0年 第1X期 135-137页
作者:蓝法勤浙江丽水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 
艺术教学中,语言的作用往往会被人们忽视。因为在艺术领域里存在着以"画"说话的观念,艺术家通过作品向观众诉说思想情感,观众在作品面前揣摩艺术家的心声,艺术家和观众的交流是通过作品这个中介完成的,大部分艺术家往往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松阳高腔研究现状叙事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1年 第4X期 100-101页
作者:王建武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松阳高腔——一个被戏曲界誉为"戏曲活化石"的文艺瑰宝,作为一种人文艺术的历史存在,虽然传承可谓是绵延不断,但也历经战乱几度沉浮,幸运的是松阳高腔还是成功地传承至今,并且还是浙江省目前尚存的高腔剧种中唯一能够完整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潘天寿艺术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收藏 引用
《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 第2期29卷 90-95页
作者:邹建利丽水学院艺术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潘天寿先生是现代中国画教学的主要奠基人。"为人生"而艺术,"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艺术主张,是其艺术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其一生艺术教育活动和创作实践的结晶,是其典范人格和民族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潘天寿先生视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浙西南香菇山歌的经济民俗特质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08年 第2期 123-129,153页
作者:田中娟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在浙江西南部的庆元、龙泉、景宁县一带,世代山民以种植香菇为生,由于地理和人文条件的限制,至今保持着许多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事象,其中围绕香菇种植的香菇经济民俗和香菇山歌便是诸多传统文化中的突出代表。本文对香菇经济民俗作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代画家》解析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7年 第9期 161-162页
作者:吴越滨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近代画家》是利奥奈洛·文杜里对于19世纪绘画进行二十余年研究的一个总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设计的困境及其对策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07年 第9期 65-66页
作者:陈贤生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设计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需要,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的过程。设计是现代人的生存需要,人离不开设计。但在现代主义设计潮流中,以市场为价值取向的设计给我们的社会造成了很多问题。以人和人文关怀为价值取向的设计能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当代书印的创作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4年 第6期 187-188页
作者:徐咏平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当代书法的展厅化,使得作品空间与章法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作品中各种因素都要为其整体效果服务,作品的圆满度和丰富感成为书家着力打造的对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浙江古青瓷工艺与装饰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9年 第7期 150-151页
作者:吴越滨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春秋战国至汉代,杭州湾畔宁绍平原的上虞、萧山、绍兴、余姚、宁波等地的原始青瓷、早期青瓷和印纹硬陶的生产,对瓷土等原料有很强的依赖性。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有的作坊逐渐形成巨大的陶瓷窑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畲族民歌“丽水调”音乐形态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07年 第2期 147-150页
作者:杨建伟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畲族文化古老而深厚,畲族民歌朴实而丰富,从民族音乐的角度看,畲族是山歌的海洋。畲族是浙江省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光山歌就有丽水调、景宁调、文成调、龙泉调和瑞安调之多。而作为“浙江畲族民歌的基础调”[1]的丽水调,其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