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FYa1泡菜用直投式发酵剂的制作工艺优化
收藏 引用
《食品科学》2020年 第24期41卷 216-222页
作者:康娇 张亚蓉 杨从绪 薛桥丽 胡永金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云南昆明650201 
利用从云南富源泡菜中分离得到的发酵乳杆菌FYa1制作直投式发酵剂,FYa1泡菜用直投式发酵剂的最佳离心条件为离心转速3000 r/min、离心时间15 min、离心温度15℃,在此条件下,FYa1离心存活率达到34.57%。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响应面法优化甜米酒酸菜发酵工艺
收藏 引用
《中国酿造》2019年 第6期38卷 201-206页
作者:康娇 薛桥丽 李静 杨从绪 程镇朝 王富 胡永金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云南昆明650201 
以青菜为原料,通过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i)FY1及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FY2发酵甜米酒酸菜。在单因素及PB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设计甜米酒酸菜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甜米酒酸菜制作的最佳工艺为食盐添加量4....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水画“意境”理论的形成及其内涵探析
收藏 引用
《红河学院学报2017年 第6期15卷 60-64页
作者:窦薇 许敏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昆明650201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意境"理论首先出现并成熟于诗学领域,之后逐渐扩展到艺术领域。绘画中出现的"意境"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意象"以及"境界"两个范畴的深刻影响,这与诗学领域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氢氧化钾浓度和温度对水稻碱消值测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 第5期28卷 613-618页
作者:杨昆 陈虹 浦仕磊 王云月 陆春明 董梅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云南昆明650201 
糊化温度是决定稻米食味与蒸煮品质的重要因素,而碱消值则是衡量稻米糊化温度的关键指标。为了研究测定条件对稻米碱消值测定结果的影响,设计4种不同的氢氧化钾浓度和温度条件并测定了100个云南传统稻种在这4种测定条件下的碱消值。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余音复来 悠扬婉转——论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对“韵”美风格的艺术共现
收藏 引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6期6卷 100-104,111页
作者:窦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韵"是一个常见的艺术概念,也是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文章在分析宋代美学风格尚"韵"之美的文化原因的基础上,揭示"韵"的美学特征,并进一步分析"韵"之美在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中的体现,以此寻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中画 画中诗——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对三种不同意境风格的艺术共现
收藏 引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2期6卷 108-113页
作者:窦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文章通过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对奇伟雄豪、清空灵动、寒荒幽寂三种意境的艺术共现,来展现山水诗与山水画在宋代的融通之美,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诗画相融这一古老命题的艺术内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笔简形具 得之自然——论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对“逸”美风格的艺术共现
收藏 引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5期6卷 109-113页
作者:窦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通过宋代美学风格尚"逸"之因及特点的分析,揭示"逸"美在宋代美学中的独特表现;通过苏轼人生阅历及其诗作的解读以及宋代文人山水画及水墨白画艺术内涵的解析,进一步探索"逸"美在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中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视觉文化视域下的几米作品解读
收藏 引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6期7卷 113-117页
作者:窦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在视觉文化的基础上,以视觉化视角解读几米作品,包括绘本艺术、绘本延伸产品、改编影视剧。由此得出: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时尚品牌,其建立的基础是"视觉化",读图时代的来临使大众的消费方式进入视觉消费时代,"看"成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