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普米族韩规古籍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收藏 引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4期42卷 85-89页
作者:奔厦.泽米 谭超 李洁 胡文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南昆明650222 
韩规古籍是普米族祭司韩规使用的宗教典籍。它包括了普米族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方面的内容,是"普米族的百科全书"。韩规古籍集中反映了普米族丰富的原始宗教的文化内容,蕴含了普米族鲜明的哲学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视谈话节目的创新特色——以云南卫视《民生大议》为例
收藏 引用
新闻窗》2010年 第3期 69-70页
作者:彭晓梅 张瑞坤陕西省宝鸡市中学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从1992年东方电视台播出的《东方直播室》至今,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风雨历程。经过《实话实说》、《对话》、《艺术人生》、《超级访问》等许多优秀谈话节目的共同努力,这个原本源于国外的节目样式终于在中国扎下根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影像负载下的话语表达——《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收藏 引用
《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 第1期29卷 40-42页
作者:王晓晓 王姣姣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昆明650000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影像负载文化,表达文化话语。导演对影像总有着高度的敏感和自觉。《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导演中岛哲用童话手法拍摄,融入了哲学元素,使整部电影充满色彩缤纷的画面和丰富的音乐,后期处理添加的特技营造出更强的视觉艺术效果。从构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纪录片的栏目化生存与市场化发展探索——兼及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的运作
收藏 引用
《南方电视学刊》2006年 第2期 76-80页
作者:陈勇志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4级广播电视艺术硕士研究生 
纪录片的栏目化运作是纪录片在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纪录片产业化发展的必然之路。作为纪录片主要经营机构的电视传媒,找准适合的纪录片栏目经营内容与对象定位,摸索出适合电视媒介自身发展规律的一整套运作体系,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语言的层级划分思考
收藏 引用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 第5期25卷 43-45页
作者:陈文莉 陈政权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昆明陆军学院军事基础教研室云南昆明650207 
根据艺术语言对科学语言常规的背离以及能指与所指的差异程度来对艺术语言进行层级划分。这种层级性思考有助于我们对艺术语言的性质、范畴进行探索性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督教教堂的文化诠释
收藏 引用
《华中建筑》2009年 第7期27卷 220-224页
作者:李荣 鲁丹成都军区昆明建筑设计院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督教教堂建筑表达了理想的概念,反映了社会历史的文化特征与变化,本文以诠释学的理论来解释它的社会文化意义。从不同的自然观、环境观和建筑形式等方面,来诠释外来基督教文化与当地乡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并指出这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传播——《读者》现象给人的启示
收藏 引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 第2期3卷 77-79页
作者:巩红玉 屈维丽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昆明650031 
信息时代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杂志找准了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最佳的结合点,赢得了广大读者,赢得了市场.然而,文化传播的终极意义决不仅仅限于市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偶像何以成为偶像? ——基于18位偶像团体选秀节目参演者的扎根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前沿》2022年 第11期11卷 4762-4775页
作者:刁卓达 李港 张鲁玉 刘宇航 黄毅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烟台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挖掘和构建偶像身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对培育合格偶像、治理偶像产业、建构良好的偶像社会互动关系,乃至确保经济与文化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文章以18位中国偶像团体选秀节目参演者为研究对象,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神韵美:艺术语言的灵魂展现
收藏 引用
《科技信息》2006年 第11期 92-92页
作者:普甜妹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神韵美是艺术语言的特点之一,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体现,是象与意的结合。神韵美通过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表现,由形象激发创造者的想象力,加之创造者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以情动人的艺术效果,使语言既形似又神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焦点访谈》的编导艺术
收藏 引用
《科技信息》2010年 第13X期 141-141页
作者:于宙 宋慧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南昆明650222 
《焦点访谈》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使报道有着落、评论有依据,述与评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用事实说话"是《焦点访谈》的宗旨,记者的采访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焦点访谈》就是社会舆论引导的一个标志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