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新标准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以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收藏 引用
《教育探索》2013年 第3期 87-88页
作者:包根胜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亳州236800 
构建适合于师范院校学生发展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了以"能力为重"的实践教学体系。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教学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告语言》的阅读新视点
收藏 引用
《图书馆杂志》2010年 第12期29卷 89-91页
作者:张炜 鲁冰莹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233500 浙江传媒学院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的任何一次成功的设计、创作和传播都离不开它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广告语。”[1]2007年10月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鼎力推出的《广告语言》一书,采用流行的787×1092mm开本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戏剧艺术“生命精神”的审美悟化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09年 第1期 61-64页
作者:张鹏飞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戏剧艺术具有十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生命智慧,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生命并落实于生命的特征,它以“生命即本体即真实”为基本艺术纲领,并通过时空合一、无往不复、生命节律、体证生生等思维方式,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有机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剧目“大团圆”煞尾的生命情愫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0年 第3期 49-52页
作者:张鹏飞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戏曲剧目创作始终崇尚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切人艺术苑囿.剧作家并不希图借助虚幻的艺术世界以自娱生命,而是深切执著地忧虑现实生活,追求教化社会、纯净风俗的审美目的,倡导在戏曲作品中展现人性最善良淳朴的品性和人生最绚丽多姿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濒危剧种“亳州二夹弦”的人文境况及艺术趋向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09年 第5期 54-56页
作者:张鹏飞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戏曲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也是世界上一种独特的戏剧艺术。由于华夏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加之各地的方言不同,除了京剧以外,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其中“二夹弦”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地方戏曲剧种,它起始于河北省,发展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莫言文学传奇话语的审美情趣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08年 第18期 134-135页
作者:张鹏飞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莫言的小说是以人类学、文化诗学、现代史学等全新的历史哲学文化理念为根基,以传奇叙事为通道,进入了一个浑厚弘远、神奇瑰丽的艺术话语境界,其话语叙事始终流露出民间传奇的独特韵味,渗透着或深或浅、或隐或显的传奇文学的创作模式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亳州二夹弦戏曲音乐板式特征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6年 第3期 68-70页
作者:刘红洲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二夹弦是我国历史十分悠久的戏曲剧种,自产生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二夹弦发源于河北,后来逐渐流传至皖北、鲁西等地.研究表明,亳州最早引入二夹弦是在1916年,并且在当时组建了有名的二夹弦戏班。解放后二夹弦在亳州得到迅速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论杂文写作的表达技巧
收藏 引用
《时代文学(上半月)》2009年 第6期 174-176页
作者:李金泽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杂文是思想的火花。优秀的杂文讲究形象化、艺术性,杂文的社会批判功能要用文学化的表达手法体现出来。杂文在表达方法上,要凝神聚旨,击中要害,突出中心意旨,运用多种手法不同形式来塑造形象,借形象寄托讽喻,有时也用典故寄托说理,在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金庸电影《鹿鼎记》中韦小宝形象的审美趣味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09年 第6期 42-43页
作者:张鹏飞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大多推崇较强的英雄浪漫主义色彩,江湖世界、英雄人物极富夸张性、虚拟性、理想化,但它表现的对象却仍然是世俗的人、人性和人情。而新武侠电影《鹿鼎记》也可谓作者“金盆洗手”的封刀之作.又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通俗文学典籍《金瓶梅》中西门庆形象的审美趋向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09年 第4期 121-122页
作者:张鹏飞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金瓶梅》以新兴商人西门庆为中心并以其社会活动为经线以及与诸多女性所构成的日常家庭生活为纬线,集中展示了博达深远的社会现实生活景观,呼之欲出地描摹了权奸贪官、豪商恶霸、帮闲流氓、娼妓荡妇等形色迥异的人物形象,酣畅淋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