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传媒研究院"
3,05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浙报集团传媒研究院推出组合式研究报告 “传媒津津道”首期关注艺术特展破圈传播现象
收藏 引用
传媒评论》2023年 第6期 27-28页
作者:浙江传媒研究院研究中心 
当新闻传播从专业机构走向民间,传播工具从纸媒、电脑到人手一个的手机之时,传播的版图、格局、方式与途径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传媒与传播,已经被互联网与时代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传媒研究与观察的范围、内涵与外延也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媒介环境中的民俗:兼论麦克卢汉的先锋艺术观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2024年 第3期42卷 118-127页
作者:高紫满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麦克卢汉把广告和流行文化产品称为“工业人的民俗”,认为它们是新媒介技术的产物。新媒介技术及其产品既构成了新的媒介环境,又在潜意识层面上塑造了民众的感知模式。为了唤醒民众,使其摆脱被新媒介技术蛊惑与奴役的困境,麦克卢汉借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人文经济看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
收藏 引用
《学术前沿》2024年 第4期 47-55页
作者:王廷信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艺术经济是人文经济的一种。中华传统艺术以“借艺谋生”和“借艺抒怀”为艺术与经济连接的逻辑起点。自1840年起,中国社会的传统人文经济逐渐向现代人文经济过渡,这种过渡集中体现在传统艺术由静态经济模式向动态经济模式的转变。面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偏斜与建构:国产孤独症题材电影中的患者形象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 第2期46卷 101-107页
作者:徐芳依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孤独症题材电影中的患者形象常有主角偏移、异常个体的区隔化和超能的奇观化等偏斜倾向,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理探讨:一是进一步解决电影艺术的戏剧性诉求与孤独症社会化功能冲突的矛盾;二是打破区隔所带来的异常化和奇观化,拓展孤独症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梅兰芳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剖析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24年 第1期45卷 149-161页
作者:陈天一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为揭示我国学者在梅兰芳戏曲艺术领域的研究规律,透视该领域学术研究热点,从而推动梅兰芳戏曲艺术研究走向深入,有必要对目前国内梅兰芳研究进行整体审视,特别是量化分析。而CiteSpace可“出乎其外”覆盖全学科进行发文情况统计,绘制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闻性与人民性并举的主流媒体融媒新闻创新实践——基于第33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类获奖作品的全样本分析
收藏 引用
《电视研究2024年 第1期 61-64页
作者:匡野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 
基于“内容—形式—技术—传播”新媒体视听作品四维分析范式,本文对第33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类获奖作品进行全样本考察发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共筑中国式现代化现实图景、聚焦民生成为内容特点;标题设计创意化、媒介样态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物体恒常性与现代艺术史的视觉心理机制——以艾伦茨威格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24年 第4期 39-50页
作者:黄敏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各种版本的现代艺术史叙事的核心结构几乎都以印象主义为转折点,在“写实”与“抽象”两种对立的视觉模式之间寻求或内或外的解释。安东·艾伦茨威格结合精神分析与知觉心理学对物体恒常性的考察,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重新建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影的“垂直性”:电影美学的形变与观念重构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学报》2024年 第6期 52-58页
作者:祝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 
垂直竖向结构的电影纵横比并非电影发展的主流制式,而是一种被边缘化的例外状态,它压缩并折叠了视野和空间,但这种看似有缺陷的格式在当前移动智能媒体时代正被全面放大。电影景框的格式变化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与被无意识忽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感之为客体关系:走向当代精神分析艺术理论
收藏 引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4年 第4期38卷 149-159页
作者:黄敏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客体关系的精神分析理论将艺术视为主客体之间“移情”与“反移情”的交流过程,在当代情感研究中彰显潜力。克莱因的“破坏”与“修复”心理模型、温尼科特的“游戏”与“潜在空间”概念、艾伦茨威格的“创造力三阶段”图式共同提供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间艺人的身份认同及其表演——以湖北省皮影艺人的表演活动为例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24年 第2期 138-148页
作者:王杰文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群体的身份意识与认同感曾经是现代民族国家得以建立的思想基础,基于“民俗认同”的概念,早期民俗学为世界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贡献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新民俗学转而强调民众主体在创建身份认同方面的能动性,肯定民众在面对时代环境时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